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河北省农村扶贫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14:5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同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扶贫领域,指出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坚决打好这场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役。中央层面多次聚焦扶贫领域,体现出攻坚脱贫意义之重大。河北省作为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省份,贫困人口多,贫困情况复杂,还大多分布在山区等交通不便利的地区从而导致脱贫任务繁重,因此,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开展的扶贫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扶贫事业的推进不仅事关农业农村的发展,同时对于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也是重要的保证,因此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选取产业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三种典型扶贫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深刻剖析在脱贫致富道路上具有自我发展特色,值得借鉴和应用推广的扶贫模式,同时总结各个模式的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各个模式的选择因素及实现条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北省其他贫困县区脱贫攻坚提供现实依据。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来获取有关资料,同时认真分析国内外针对此问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以及其局限性,通过实地走访本文所选取的案例地区,深入调研分析研究,力图使本文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本研究从目前河北省三种农村典型扶贫模式的发展经验中得到了相关结论:针对产业扶贫模式,从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的风险防控体系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出发;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从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出发,同时注重强化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最后针对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从系统规划和加强政策宣传出发进行完善。本研究创新地将河北省农村三种典型扶贫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注重理论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在充分分析传统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找出各个模式的共性联系,针对河北省农村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完善农村扶贫模式的构想,从而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模式提供指导,使研究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
【学位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贫困的概念界定
    2.2 扶贫的相关概念界定
        2.2.1 扶贫的概念界定
        2.2.2 扶贫模式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3.2 人口迁移理论
        2.3.3 人力资本理论
3 河北省典型扶贫模式实施现状及比较分析
    3.1 河北省典型扶贫模式实施现状
        3.1.1 河北省产业扶贫模式实施现状
        3.1.2 河北省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实施现状
        3.1.3 河北省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实施现状
    3.2 河北省典型扶贫模式的比较分析
4 产业扶贫模式研究——以威县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为例
    4.1 基本情况介绍
        4.1.1 威县农村贫困基本情况
        4.1.2 威县资产收益产业扶贫模式的基本情况
    4.2 威县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具体做法
    4.3 威县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经验总结
    4.4 威县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5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研究——以馆陶县特色小镇扶贫模式为例
    5.1 基本情况介绍
        5.1.1 馆陶县农村贫困基本情况
        5.1.2 馆陶县特色小镇建设扶贫模式基本情况
    5.2 馆陶县特色小镇建设扶贫模式的具体做法
    5.3 馆陶县特色小镇建设扶贫模式的经验总结
    5.4 馆陶县特色小镇建设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6 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以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为例
    6.1 基本情况介绍
        6.1.1 涞源县农村贫困基本情况
        6.1.2 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基本情况
    6.2 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具体做法
    6.3 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模式的经验总结
    6.4 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存在的问题
7 完善和推广典型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
    7.1 河北省典型扶贫模式选择的因素及实现条件
    7.2 产业扶贫模式完善和推广的对策建议
        7.2.1 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的风险防控机制
        7.2.2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7.3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完善和推广的对策建议
        7.3.1 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7.3.2 强化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7.4 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完善和推广的对策建议
        7.4.1 系统规划,合理利用原有土地
        7.4.2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透明扶贫资金的使用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莲凤;;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的地方实践与未来选择——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2 许圣义;赵祖英;张改层;;“5+”扶贫模式,加出养殖脱贫好门路[J];科学种养;2018年03期

3 李倩;;陕西安康-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构建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年03期

4 覃文静;;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年02期

5 胡宜挺;成金鹤;;山东省扶贫模式剖析与策略深化[J];改革与战略;2018年01期

6 许照敏;;河南省金融扶贫模式创新与绩效评价的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年05期

7 耿熠君;;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探索:小农扶贫模式——以河北易县桑岗村为例[J];山西农经;2018年14期

8 余迪;;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创新与策略深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年07期

9 李创;;农村电商扶贫模式的探究[J];南方农机;2018年16期

10 尹强国;;“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孟;邹永佩;邬晓梅;雷波;宋卫坤;;锦屏村水利精准扶贫模式探索与实践[A];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6年

2 李中南;;贵州金融扶贫模式与路径研究[A];智汇贵州——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3 李裕南;;茗皇茶扶贫模式及品牌营销经验介绍[A];2011广东茶产业发展论坛(专刊)[C];2011年

4 王红岗;;贵州民族地区的扶贫模式与制度创新[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周;;后记[A];社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调查报告[C];2001年

6 张汪洋;赵子建;慎承允;徐战争;;我国体育精准扶贫模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7 平红;;以富带贫 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模式——新郑市具茨山贫困村风后岭村整体易地搬迁扶贫模式的调查报告[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8 刘朴佑;;科技如何助力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A];第七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一:科普助力精准扶贫[C];2017年

9 田永强;董劲威;;信贷扶贫到户的有益探索——河南省虞城县试行孟加拉扶贫模式的实践与做法[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10 黄光荣;;扶贫脱贫获显绩 文化扶贫正当时[A];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文化扶贫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志兵 通讯员 邱从军 高小堆;省工商联“五联五帮”创新扶贫模式[N];湖北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于鸿;我市进一步提升“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N];承德日报;2018年

3 徐补生;要大力推广吕梁生态扶贫模式[N];山西日报;2018年

4 通讯员 陈风军 刘家虎;镇安:探索推行“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模式[N];陕西日报;2018年

5 本报驻湘潭县记者 张振宇;“湘之坊”扶贫模式获肯定[N];湘潭日报;2018年

6 雷超锋 卢莹;探索产业扶贫模式 拓宽群众致富路径[N];商洛日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谭俞雄;创新健康扶贫模式 夯实乡村振兴基石[N];中华工商时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邱峰;创新扶贫模式 助力脱贫攻坚[N];安阳日报;2018年

9 记者 张燕青;保本还分红 这个扶贫模式好[N];包头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牛春安;“三免一保护”扶贫模式 助推农户脱贫[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志龙;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靳拥军;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吕国范;中原经济区资源产业扶贫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张曦;连片特困地区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D];湘潭大学;2013年

6 翁标;福建造福工程农户满意度及搬迁意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曹洪民;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李文钢;聚光灯下的宁村扶贫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9 范永忠;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宇;河北省农村扶贫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2 张欢;河北省金融扶贫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3 陈招宇;四川省古蔺县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

4 乔小梅;陕西省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行动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5 余雪丽;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6 张亚林;基于脱贫需求调查的湖南产业扶贫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7 郑超然;隆化县金融精准扶贫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年

8 高云鸽;金融扶贫模式及脱贫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9 肖家欣;宁德市山区县精准扶贫模式分析与优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10 刘小倩;贵州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8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28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9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