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影响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21:07
   糯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其食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都很突出,在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巨大,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改变,产业发展出现了很多弊端,影响了糯玉米产业健康发展进程。针对糯玉米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展开市场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科研方面审定品种数量较多,但推广种植品种少、优势品种更少;种植方面种植面积相对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经种植成本与效益分析,种植糯玉米比种植普通玉米在总种植成本上低8.5%,亩增效61%,亩面积增收达254.5元,经济效益明显;生产加工方面从产品成本效益分析看,速冻糯玉米单穗净利润约0.182元,比鲜穗收购价提升增值达61%,真空包装单穗净利润0.38元,比鲜穗收购价提升增值达109%;但真空包装成本较大,相比速冻糯玉米成本增加0.582元,增加幅度高达91%;产品类型无新突破,缺乏特色优势产品,产品质量不稳定。销售方面,糯玉米消费有待提高,物流配送需要改善提升,产品市场定位不准,不论从购买力还是从年龄分布看,消费主要以20--40岁的中青年群体为主,消费者购物渠道活跃度调查分析看超市占86%㧐商场占79.4%㧐集市占68.6%㧐电商占62%㧐商店57.4%㧐专卖店51.4%㧐流动商户43.4%㧐批发市场40%,由此可知超市购物渠道活跃度最高,其次是商场、集市、电商等。本研究对糯玉米产业发展中四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并从现实需求角度出发,找出糯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缺乏特色品种,品种目标性状与市场实际需求部分脱节;种植效益突出,但是种植成本中物质费用、人力成本较高;产品种类少,支柱产品少,无后续产品研发上市;鲜穗加工不及时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糯玉米消费总体数量偏少;购物消费群体分层化明显,物流配送不及时;产品缺乏市场差异化定位,产品销售布局不合理等。针对贯穿糯玉米产业链中相关问题,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即针对品种与市场脱节提出依托数据平台,科、企、农、消四协作对策:根据市场需求,利用数据平台推演,准确把握杂交组配方案,缩短育种时间,短时间内实现品种的选育及市场推广,品种特性选择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但侧重于甜度高糯性好、抗倒伏、棒穗籽粒排列整齐,不秃尖,适宜机采的特性;针对生产种植成本比例高提出组建种植产业联合体,协作共享,互利互惠对策:集中大宗采购,既能享受国家补贴也能得到销售优惠,有效较低种植成本;种植方式选择根据分析对比,间作、套种、保护地栽培相对普通玉米+小麦种植效益高,但现今糯玉米市场销售主要依靠企业订单回收,量大且收入稳定,零售方式虽效益好但种植面积小,不利于产业扩大发展,只能作为产业发展的补充,因此种植方式选择上要靠企业的订单需求来合理选择避免盲目;针对产品类型少研发落后提出增加糯玉米口味、增加糯玉米花样,满足不同人群消费对策,开发奶油、麻辣、五香等不同口感的速冻糯玉米,并根据不同的人群消费推出婴儿食品糯玉米泥、商务人士的快速食品糯玉米冲调粉、老年三高人群的糯玉米面或面条;针对鲜穗加工不及时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提出鲜穗运输中:冰块降温运输,根据距离远近切割冰块,把握调控融化时间,从源头确保产品质量稳定,鲜穗入厂后: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轮班制、产品溯源制,及时有效的对货源进行处理加工,24小时轮岗备岗,加强责任感,确保产品质量恒定对策;针对糯玉米消费量少提出引导培植糯玉米消费习惯,促进旅游与产业相结合对策,紧跟市场需求,社会发展需求把产业融入旅游产品,培植购物消费新理念和旅游新体验,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针对购物消费群体分层化明显,物流配送不及时提出搭建直达社区百姓桌一站式购物新平台对策,利用电视+网络+手机三平台互动,进行三位一体式宣传销售,销售公司直接对接消费者,直达社区百姓桌,避免物流配送不及时造成的市场影响;针对产品缺乏市场差异化定位,产品销售布局不合理提出细分市场,在包装升级及规格划分上体现分级销售,包装升级不仅要从形式上改变,更应体现出实用与美观的协调,产品按规格进行分类整合,要能区分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多渠道多元化布局市场对策,避免与市场对接不畅。
【学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6.11;S513
【部分图文】:

玉米品种,比例,玉米,种子管理


影响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2018 年我国各类育种部门通过国审玉米数量总计 1350 个,其国审玉米数量的 9.2%;详见表 1。2017 年国审糯玉米品种 9 个, 5%;2018 年国审糯玉米品种 28 个,比 2017 年审定数量增加幅度审玉米数量 4.4%,详见图 1。(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局网站此可见糯玉米国审总体数量较多。

糯玉米,相关指标


图 2 糯玉米相关指标关注度对比Fig. 2 Contrast of Concern Degree of Waxy Maize Related Indicators在对种植户、经营者、消费者的调查中,被调查的三类人群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大小、甜糯程度、品相这三个指标上,关注度占比 75%以上且集中;详见表 3 图 2科研育种所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品质性状特点,其余种植户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种植方面的抗病虫、栽培难易、成熟期等;消费者主要关注点在健康和蒸煮扒皮消费;经营者关注侧重点则在消费流通方面的成熟度、收获期、抗病虫等。通过调查现,现今市场推广糯玉米品种在某些性状表现上,并不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究因主要是产量与品质是对矛盾体,大棒产量高,势必影响其品质的提高,因此如决产量与品质的关系就要靠科研育种,要开展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重传基础研究,结合市场,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来制定育种目标,对符合市场需求,大众消费,对种植户产生较大收益和关注点要采取重点组配,同时加强对专用型用型糯玉米进行有针对性研究,如高淀粉型、高花青素型、富硒型糯玉米等。

选择对比,糯玉米,种植模式,农户


影响鲜食糯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表 13 不同栽培模式调查统计Table 13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栽培模式Cultivationmode早春地膜直播Plastic film directseeding in earlyspring夏茬大田直播Field broadcast insummer stubble保护地栽培Protectedcultivation间作模式Interplantingmode套种模式Interplantingmode调查数量Surveyquantit数量 34 45 9 9 3 100占比% 34 45 9 9 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越;刘秀霞;李丽莉;官峗峗;张举仁;;兼抗虫、除草剂、干旱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和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2期

2 袁美容;何福洪;程祥;;菜用糯玉米发展前景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4年07期

3 刘浩;周闲容;于晓娜;杨修仕;刘三才;么杨;任贵兴;;作物种质资源品质性状鉴定评价现状与展望[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年01期

4 苏彩霞;栾春荣;黄炳生;;双隐(三隐)性基因在甜糯型玉米品种选育中的应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研究中的初探[J];浙江农业学报;2012年06期

6 袁建华;陈艳萍;赵文明;孟庆长;;江苏省糯玉米种质改良和品种创新[J];江苏农业学报;2012年05期

7 陈艳萍;袁建华;孟庆长;赵文明;孔令杰;郑飞;;优质高产早熟糯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研究[J];玉米科学;2011年06期

8 何晓鹏;沈瑾;孙洁;;浅谈我国鲜食玉米行业发展概况[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年10期

9 孙雪迎;刘景圣;;鲜食糯玉米的生产现状及保鲜技术[J];农产品加工;2010年06期

10 杨耀迥;张述宽;滕辉升;苏琪;陈天渊;;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甜糯双隐基因型玉米种质[J];广西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828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28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