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对耕地利用转型的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3.211
【部分图文】:
8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 1-1 Technical roadmap 研究特色与创新(1)精准识别现代化农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明晰耕地利用转型演变过程由于不同地理条件下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方政策等因素的差耕地利用转型类型的差异。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首个唯一以粮食主产区域、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垦区作为农业现排头兵,探索其耕地利用转型演变过程,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综合至关重要,将现代化农区耕地利用转型作为研究对象是本研究创新之一。(2)梳理土地整治促进耕地利用转型机制依据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即增加耕地面积并提高利用率、调整人地关系、提产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通过不同类型土地整治项目
15 3-1 859 农场在黑龙江省及三江平原位置示意 859 farm in Heilongjiang and Sanjiang plain loca季风气候,在黑龙江省内为第三积温带,年平均为 2449.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79.9mm,5降水量的 65.2%,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600mm。适合水稻生长。南高,东北低,地面较平坦,微地形复杂,海为低平辽阔的沉积平原,在西南部有低山丘陵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096.26hm2,农场常住人口 22032 人,农场下辖生产总值 19.34 亿元,粮食总产 14.48 亿斤,
图 4-1 2008-2015 年八五九农场土地整治项目变化趋势图Fig4-1 Change trend map of land renovation project on 859 farm in 2008-2015投资规模、新增耕地规模和项目投资强度的变动规律存在一定的同步性,说明三者存强的相关性。其递减变化的趋势特点较为明显,2012 年的波动最激烈,说明 2012 年差化最大。首先,2012 年新增耕地规模最小,主要因为 2012 年开展撤队并点项目,以农设用地整治为主,将居民点改建成农业附属设施;其次,平均建设规模、单位面积投资在 2012 年出现大幅度的上升。由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统计数据可知 2012 年以撤点项目为主,撤队并点项目建设规模较大、覆盖范围广、整治难度大、投资金额较多、建设规模数量较少。此外,建设规模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单位面积投资金额呈现下降。究其原因,土地整治目标的变化(由以增加耕地为主到以农村可持续发展为主)项目建设规模增加,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难度的增加。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土地的覆盖范围的增加,致使土地整治投资强度减少,说明土地整治项目正在向资金节约集建设转变。土地整合项目年际差异原因如下:首先,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筹划阶段各环节分离,环的不同步性和管理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素质的差异性以及区域自然条件对施工期的影响致土地整治项目具有滞后性,与全国土地整治项目数量特征存在时间差异。其次,随着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单个建设规模逐步增加,区域土地整治覆盖率稳步上升基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垠澍;徐静;;土地整治促进农业现代化效应分析——基于通径分析法[J];土地经济研究;2015年02期
2 乔伟峰;刘彦随;王亚华;方斌;赵酉辰;;21世纪初期南京城市用地类型与用地强度演变关系[J];地理学报;2015年11期
3 杨少垒;;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J];农村经济;2015年10期
4 龙花楼;;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地理研究;2015年09期
5 邹金浪;杨子生;吴群;;中国耕地利用产出的结构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8期
6 李全峰;杜国明;胡守庚;;不同土地产权制度下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对比分析——以黑龙江省富锦市垦区与农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5年08期
7 张川;余建新;郑宏刚;张耿杰;龚涛;曾维军;;基于系统工程和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体系框架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15期
8 张乐;王观湧;门明新;霍习良;;曹妃甸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模拟[J];土壤通报;2015年04期
9 王万发;何腾兵;朱红苏;邱杰;刘弢;;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5年07期
10 张光宏;崔许锋;;耕地资源非农化驱动机制及其区域差异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蚌蚌;细碎化视角下耕地利用系统空间重组优化理论、模式与路径[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李全峰;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与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3 牛敏杰;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敬盼;建三江垦区耕地利用转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2 潘涛;水田扩张中三江平原北部耕地景观演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韦俊敏;基于系统工程方法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4 冯磊;土地整治促进农业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佐赫;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6 王伟娜;基于系统熵的哈尔滨市耕地利用系统安全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7 马继红;农安县耕地转型的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46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4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