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基于Landsat影像的宝鸡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城市热岛强度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9 12:3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城市为了追求城市建设和发展,盲目采取“摊大饼”式的扩张方式,占用林地、耕地等资源来建设住宅区、交通用地等各种建设用地。这种无序的扩张方式使得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逐渐变得不够合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城市日常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和颗粒物,导致城市的热岛效应在短时期内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甚至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目前这种现状,通过探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布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因此本研究所做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探究宝鸡市2007年和2015年两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热岛强度,明确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城市热岛强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宝鸡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提出有效的对策。运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宝鸡市两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并对这段时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运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对宝鸡市两期的Landsat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提取出研究区的地表温度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信息,明确2007年至2015年,宝鸡市的地表温度变化情况、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及热岛效应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分别将两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地表温度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探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热岛强度的影响作用。通过开展以上这些研究工作,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宝鸡市2007年和2015年两期的地表温度数据和热岛强度分布数据显示:宝鸡市从2007年至2015年这段时期内,热岛效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金台区、陈仓区、渭滨区三个主城区部分,其热岛效应范围扩大且强度增加。(2)热岛效应变化方向基本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方向一致: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区域,其热岛效应显著增强;而林地、水域分布范围较广区域,热岛效应不显著甚至无热岛效应。(3)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水域和林地。从强绿岛区到强热岛区,林地、水域所占比例逐渐呈下降趋势,而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所占比例逐渐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十分明显。(4)林地的NDVI值最高,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NDVI值普遍较低。除水域以外,NDVI值较高区域基本上与热岛效应较弱的区域重合,NDVI值较低区域基本上与热岛效应较强的区域重合。
【学位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01.2
【部分图文】:

变化过程图,影像,变化过程,预处理


第三章 土地覆被类型信息提取范围及坐标一致的研究区栅格影像数据,为演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进行影像裁剪的大小可以与被裁减的初始影像一致,我们所 1,将感兴趣区域以外的值赋值为 0,对此要的感兴趣区域。影像预处理操作,我们得到了研究区范围的作的整个变化过程。

界面图,类型选择,样本,界面


图 3.2 样本类型选择界面样本,我们还要计算其相互之间的可分离性,以此来确于研究中。针对无法使用的不合格样本,通过对其进行的方式来进行再次处理,以保证所有样本都具有可分离来的样本可分离性数值,越大代表其越容易被分离,因保证计算出来的值大于特定值,这样才能保证样本划分-Matusita 和 Transformed Divergence 两个参数来表示,这大于 1.9 时,说明样本合格,其相互之间的可分离性很不合格,需要对样本采取编辑或重采样操作;当值小于 两类样本合并。样本可分离性计算报表见图 3.3:

可分离性,样本


图 3.3 样本可分离性计算报表类器选择的选择依据为分类精度及其复杂程度的不同要求。在 ENVI 软件平台的几种监督分类方式主要有:最小距离方法、最大似然方法、平行六离方法等[61]。各种分类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根据本次研究,本研究采取了最大似然法进行分类,这种方法的假设前提为:各波的统计数据都呈现出一种正态分布规律,我们根据此规律,将计算出尽可能地划分到所处概率最大的一个类别当中去。图 3.4 为最大似然置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烨;方秀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与地形相关性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5年06期

2 腾月;朱贞榕;;基于Landsat 8地表温度的单窗反演——以九江市为例[J];江西科学;2015年06期

3 李登朝;吴健;许凯;;基于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以武汉地区遥感影像分类为例[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5年06期

4 马安青;马冰然;张震;邢容容;余玮玮;韦婉;孙硕;;1990-2010年青岛地区热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4期

5 黄宏涛;吴荣军;王晓云;房小怡;杜吴鹏;;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J];河南科学;2015年07期

6 高文杰;王金亮;;基于TM的陆良县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5年03期

7 朝鲁门;;气象卫星在地表温度反演及应用方面的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年10期

8 线东升;李德林;;利用WorldView-2卫星影像数据生产高分辨率多光谱技术正射影像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年03期

9 黄中祥;;关于园林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年03期

10 陈涛;孙安昌;王鑫;王毅;;基于遥感的武汉地区LUCC对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雯;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2 韩飞;光谱梯度差分与面向对象方法相结合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张微;基于MODIS数据的成都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静;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5 蒲苗苗;基于Landsat数据的西安市热岛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李国松;基于遥感技术的哈尔滨城市热岛效应缓解规划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李新峰;利用WorldView-2卫星影像数据生产高分辨率多光谱正射影像技术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张斌;济宁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刘文毅;基于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陈逸;基于遥感数据的贵阳市热岛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0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60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f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