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障碍与对策研究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1.1
【部分图文】:
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进展与存在的流转市场不规范的问题,但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农地流转还是朝着市场规模化的方向发展。2007 年农村土地的流转面积为 0.64 亿亩,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总为 5.2%,2008 年单农地流转面积上升约 70%,达到 1.09 亿亩,而其流转比上升至 8.9%,且从图表中可以看到,该比值在 2016 年的时候,达到约 35%。
图 3-2 各种农地流转方式占比变化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3.2.3 农地流转区域差异明显诚然,农地流转越来越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可避免的,市场为会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可以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各区的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流转效率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差别。总体来说,发济地区的农地流转规模和农地流转率要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比如,发达区江苏、广东、上海等地的农地流转率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如贵州、甘肃等地其实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便都是发达地区,流转率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同处于华北地区,2014 年北京市的农地流转率达 46%,而天津只有 17%,河仅为 11%左右。
图 3-2 各种农地流转方式占比变化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3.2.3 农地流转区域差异明显诚然,农地流转越来越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可避免的,市场化行为会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可以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相应各区的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和流转效率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差别。总体来说,发达经济地区的农地流转规模和农地流转率要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比如,发达区域如江苏、广东、上海等地的农地流转率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如贵州、甘肃等地。但其实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便都是发达地区,流转率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同处于华北地区,2014 年北京市的农地流转率达 46%,而天津只有 17%,河北省仅为 11%左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小波;赵金龙;;中国农地流转的总体特征分析[J];世界农业;2015年12期
2 冒佩华;徐骥;;农地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收入增长[J];管理世界;2015年05期
3 罗必良;胡新艳;;中国农业经营制度:挑战、转型与创新——长江学者、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罗必良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5年05期
4 卢泽羽;陈晓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5 夏柱智;;虚拟确权:农地流转制度创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张四梅;;人口结构变动视角下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J];经济地理;2014年08期
7 聂建亮;钟涨宝;;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年04期
8 张伟丽;扈映;米红;;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影响因素——一个文献综述[J];东岳论丛;2013年01期
9 陈锡文;;工业化、城镇化要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更大贡献[J];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10 许恒周;郭忠兴;;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农民阶层分化与产权偏好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恺;非农就业能力、城市融入与农地流转[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2 孙小峰;农地流转对农业资源整合效应的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郭恒;农地确权:农民的产权认知与行为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2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625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