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22:44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小规模的家庭生产经营模式已经不再具有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和现代化农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土地流转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等众多新型经营主体。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规模较大,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呈大额化、长期化和多样化倾向,对金融支持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博弈论等方法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相关原理进行了阐述,包括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等。同时,本文从涉农贷款发放情况、金融供给主体现状、金融需求现状以及农地金融风险控制情况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金融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情况。同时,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法律政策缺位、农户信用档案缺失、土地经营权抵押困难以及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金融支持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其次,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涉农贷款、农业保险以及财政支农资金三个方面检验我国金融支持对农村土地流转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支持对农村土地流转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农业保险对其影响最大。同时,本文还研究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四个国家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实践特点和经验,并根据其发展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建议。最后,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中的关键难点,本文以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设计了包含21个评估因素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定价模型。同时,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包含政策性涉农金融机构、商业性涉农金融机构以及合作性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组织体系,并提出了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巨灾风险基金以及优化农村土地流转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1.1;F832.43
【部分图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间交通和通讯费用的节约、消费的多样性以及公共产品的存在等。①规模经济就是指尽可能的使土地利用处于规模经济阶段。在这种情况规模的扩大,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基本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均成本会降低,企业(农户)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会增加。如图 2 所模低于'M 时,LAC 向右下方倾斜,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土地经营规企业(农户)可获得的经济利益会增加,此时处于土地规模经济阶段营面积;当土地经营规模高于'M 时,LAC 向右上方方倾斜,产品的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企业(农户)可获得的经济利益会减少,此经济阶段,应减少土地的经营面积;而当土地经营规模等于 时,低,企业(农户)可获得最高的经济利益,因此 就是最佳土地经营
门1020且ZnlZ201几20口20巧2阳620土7年份
担保门槛、利率优惠等要素条件,不断创新设计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这地促进了有关农村土地流转贷款投放额度的提升。表 4 和图 4 从受贷主体近 7 年有关农村贷款投放的变化情况。表 4 2011-2017 年农村贷款主要受贷对象单位:亿农户贷款 农村企业贷款 农村各类组织贷款本期 同比增长 本期 同比增长 本期 同比增31649 21.50% 85093 29.80% 5353 -5.3037133 17.3% 103623 21.80% 5650 5.6046328 24.80% 121951 17.70% 6027 6.7053587 19.00% 133735 9.70% 7061 17.261488 14.80% 146560 9.60% 8008 13.470913 15.33% 153210 4.54% 9145 14.281132 14.41% 160375 4.68% 10636 16.3由《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银监会统计数据计算、整理得来。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6208
【学位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1.1;F832.43
【部分图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间交通和通讯费用的节约、消费的多样性以及公共产品的存在等。①规模经济就是指尽可能的使土地利用处于规模经济阶段。在这种情况规模的扩大,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基本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均成本会降低,企业(农户)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会增加。如图 2 所模低于'M 时,LAC 向右下方倾斜,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土地经营规企业(农户)可获得的经济利益会增加,此时处于土地规模经济阶段营面积;当土地经营规模高于'M 时,LAC 向右上方方倾斜,产品的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企业(农户)可获得的经济利益会减少,此经济阶段,应减少土地的经营面积;而当土地经营规模等于 时,低,企业(农户)可获得最高的经济利益,因此 就是最佳土地经营
门1020且ZnlZ201几20口20巧2阳620土7年份
担保门槛、利率优惠等要素条件,不断创新设计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这地促进了有关农村土地流转贷款投放额度的提升。表 4 和图 4 从受贷主体近 7 年有关农村贷款投放的变化情况。表 4 2011-2017 年农村贷款主要受贷对象单位:亿农户贷款 农村企业贷款 农村各类组织贷款本期 同比增长 本期 同比增长 本期 同比增31649 21.50% 85093 29.80% 5353 -5.3037133 17.3% 103623 21.80% 5650 5.6046328 24.80% 121951 17.70% 6027 6.7053587 19.00% 133735 9.70% 7061 17.261488 14.80% 146560 9.60% 8008 13.470913 15.33% 153210 4.54% 9145 14.281132 14.41% 160375 4.68% 10636 16.3由《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银监会统计数据计算、整理得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涛;白继山;王小华;;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关系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10期
2 周应恒;胡凌啸;严斌剑;;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9期
3 任晓珠;;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供给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5年09期
4 张万里;;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改革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5年08期
5 罗剑朝;庸晖;庞玺成;;农地抵押融资运行模式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3期
6 陆智强;熊德平;;金融发展水平、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村镇银行投入资本[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3期
7 徐鲜梅;;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2015年02期
8 高圣平;;农地金融化的法律困境及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9 吴鸾莺;李力行;姚洋;;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状态转换模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07期
10 江淑斌;苏群;;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684个农户调查样本的实证[J];生态经济;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2866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6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