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反贫困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03:05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令人欣慰,但是保障范围的扩大和保费收入的增加也不能让我们忽视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研究提高反贫困绩效的文献中,农业保险是热门话题。已有研究中,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反贫困绩效之间缺乏一个系统量化的框架体系。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对反贫困绩效起作用的?可否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探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反贫困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影响效果背后的原因,能为政府制定下一步措施进行怎样的建议?解决以上问题,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从财政补贴入手研究农业保险反贫困的文献已有很多。本文选择从保障水平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对反贫困绩效的影响,这是对该领域研究视角的一种创新。同时相对于已有文献,本研究选取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领域关于指标设计的最新权威成果——《中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研究报告》中设计的指标,并同时包含了城乡收入比和农村内部基尼系数,弥补了已有研究中未同时考虑城乡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不足,这为相关研究在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上,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观点。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和思路后,用文献梳理与调查法评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用逻辑归纳和演绎法界定了相关概念。接下来基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农业保险的准公共性和双战线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反贫困绩效作用的三个渠道:经济财政渠道、农业发展渠道和收入差距渠道。然后从保障水平、影响因素和反贫困绩效三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模型。对2016年相关横截面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法,解释了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收入差距和农村内外条件三类因素对反贫困绩效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农村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对提高反贫困绩效都有正向影响,且只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农村内部基尼系数、城乡收入比的提高会降低农民的消费水平,后者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显著。针对结论反映出的问题,为政府政策制定提出了提高贫困地区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提高农业保险扶贫精准度、出台细化政策保障农民群体利益的建议。
【学位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42.66;F323.8
【部分图文】:

反贫困,农业保险,文献综述,研究方法


图 1-1 本文的研究框架简图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一、研究方法(一)逻辑归纳与演绎法逻辑归纳是逻辑演绎的基础。文中有两个地方运用到了逻辑归纳演绎法:一是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沿着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主线梳理和评析前人的文献成果;二是第二章对农业保险与反贫困的概念界定,对反贫困、保障水平、反贫困绩效等一般性概念进行归纳,然后从一般到特殊,推出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反贫困绩效的内涵。(二)文献梳理与调查法通过对农业保险反贫困的影响、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等相关文献的梳理,探明本文的具体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文献综述。调查相关研究模型中采用的指标,并请教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确定用于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反贫困绩

农业保险,反贫困,指标选择,变量名


图 4-1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反贫困绩效影响的指标选择各变量名称及定义如下表 4-1 所示。表 4-1 各变量名称及定义变量名称 标示符 定义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Gl 农业保险总保额/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各省人均 GDP Gdp 各省国民生产总值/各省总人口数财政支农幅度 Fin 财政支农金额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Inc 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业保险赔付支出 Exp 农业保险赔付支出农业生产规模 Sca 各省有效灌溉面积/各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生产结构 Str 各省农业总产值/各省第一产业产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Ain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基尼系数 Gin 农村内部基尼系数城乡收入比 Cxg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反贫困绩效 Pov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本健;马九杰;;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促进农民脱贫增收[J];新重庆;2017年09期

2 李敏;;打造强大的农业保险平台 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J];淮海文汇;2012年01期

3 李京城;王奉君;;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与思考[J];淮海文汇;2009年02期

4 李春国;陈晓明;印笋;潘婷;;推进农业保险“三个转变”[J];江苏农村经济;2018年12期

5 戴铭;;浙江省农业保险制度问题研究[J];农家参谋;2019年01期

6 邵永同;;美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财政;2018年18期

7 刘颖;;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业保险发展策略研究[J];北方金融;2018年07期

8 马文迪;曹伊;;江苏省徐州市农业保险创新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9年01期

9 本刊编辑部;;农业保险再认识[J];农经;2018年12期

10 罗永明;杨洋;;中美农业保险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燕;农产品价格对农业保险道德风险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袁连升;吉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田丽;陕西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农业保险支持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陈风;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王欣兰;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黄亚林;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柴智慧;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敏俊;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参保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施红;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优化风险配置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彧;林甸县玉米种植户政策性农业保险意愿缴费档次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2 李琪;农业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罗婕;湖南省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效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4 朱龑;农保险扶贫的可能性与传导机制[D];山东大学;2019年

5 李京;农业保险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6 向导;湖南省自然灾害风险与农业保险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刘露;农户对多种农业保险产品的支付意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8 付琦玥;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反贫困绩效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

9 杜佳欣;中国农业保险反贫困效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

10 方田;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反贫困效应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6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66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c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