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山东省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12:00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驴产业已展露出满足产品消费需求、承载农牧循环、推动结构调整、实现扶贫脱贫等多项重要功能,多元化的驴产品已深得市场青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目前山东省驴业产业化经营存在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规模化养殖体系不完善、地域发展不平衡、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驴存栏量逐年下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驴存栏量从1998年的近100万头下降为2017年的14.9万头,当前形势对发展完善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提出迫切要求。通过参加毛驴产业发展论坛、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进行材料收集和数据整理,统计发现山东省驴业产业经营组织模式有公司规模化养殖模式和家庭经营模式,而家庭经营模式中主要含有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和政府带动型三种类型,目前主要以企业带动型为主要力量。结合不同模式相关案例,详细介绍了上述组织模式的运作机制,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组织结构方面,公司规模化养殖市场竞争力高、产品品质高、生产效率高、交易费用低、可带动劳动力就业,而家庭经营模式生产成本低、产业稳定、养殖户增收明显、养殖风险可控。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公司规模化养殖模式下养殖户和公司之间多以劳动合同关系或契约等方式存在,养殖户只能获得自己的劳动报酬和参与社会保险等,而家庭经营模式下养殖户具备劳动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能够获得产业链上其他环节的价值增值。在治理机制方面,公司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程度较高,比家庭经营模式更具优势、更完善。并进一步细化,比较分析家庭经营模式的三种经营组织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模式在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风险承担、生产成本和产业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现行省情下有助于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作用,在家庭经营模式中,企业带动型拥有技术和市场支持,适应范围最广,能够发挥集体效应,带动整体区域发展,更能保障养殖户的合法利益,减少经营风险。而公司规模化养殖在市场竞争、产品品质、食品的营养价值、生产效率等方面更有优势,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更完善。在实践中,可以融合各种模式的优点,发展产业带动型经营组织模式,以完善山东省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针对各经营模式存在的不足,从组织结构、产业链及政府扶持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建立政府扶持、企业带动、中介组织联结的运作机制,推动驴产业健康发展。
【学位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6.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综述
        一、农业产业化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二章 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概念界定
        一、产业化
        二、产业化经营
        三、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
    第二节 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合作组织理论
        二、产业组织理论
        三、交易费用理论
        四、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章 山东省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
    第一节 山东省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现状
        一、山东省驴业发展基础条件
        二、山东省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
    第二节 山东省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案例
        一、家庭经营模式
        二、公司规模化养殖
第四章 山东省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比较
    第一节 公司规模化养殖和家庭经营模式比较
        一、组织结构
        二、利益分配机制
        三、治理机制
    第二节 三种家庭经营模式比较
        一、组织结构
        二、利益分配机制
        三、治理机制
    第三节 现有经营组织模式对比结论及优化
        一、对比结论
        二、模式优化
第五章 完善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优化建议
    第一节 组织结构优化
    第二节 产业链优化
    第三节 政府扶持优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经营组织的发展方向研究[J];商;2015年38期

2 李瑜;师发玲;;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理论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12期

3 刘辉;王文军;;农户经营组织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4 刘慧娥,李鑫;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2004年S1期

5 郑士贵;经营组织的结构化[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0期

6 李兴亚;企业经营组织的系统协调及用人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朱其鳌;日本的经营模式及其经营组织的关系分析[J];软科学;1999年03期

8 郑士贵;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建立经营组织: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8期

9 ;台强化农业产销经营组织[J];台湾农业情况;1994年04期

10 孙明玺;对经营组织进行管理的手段[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瑜;农户经营组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孙研;我国土地流转条件下粮作农户经营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3 宋瑛;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影响因素及绩效评价[D];西南大学;2014年

4 孟玉静;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亚宁;山东省驴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D];烟台大学;2019年

2 戴贤君;湘西州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3 陈蕾;农一师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莉莉;关中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国芳;新疆林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6 王学林;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杨义;中国各时期企业文化特征的历史回望[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清华;莱芜市花椒产业化经营组织与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那娜;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10 尤建军;我国茶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其发展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4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4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e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