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矿业城市工矿用地格局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11:20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热岛效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愈发突出,本文以矿业城市武安市为研究对象,对武安市遥感数据进行了基于非监督分类的监督分类,将武安市分为了水域、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六大地类,在土地分类图中提取出工矿用地斑块,经过实地调研确定各工矿用地的企业类型。同时,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出武安市的地表温度,经实地采样验证,反演精度满足要求。最后计算煤炭企业斑块和钢铁企业斑块的景观格局指数,并分别与反演的武安市地表温度进行叠加,对景观格局指数和工矿用地斑块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1)武安市的低温区中,林地占据了绝对优势,高温区中建设用地的优势十分明显,特高温区中,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并且武安市建成区中心由于建设用地的包围,散热困难,导致热力等级高。(2)工矿用地斑块的内部温度随着斑块的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煤炭企业,当斑块面积小于10hm2时,面积每增加1hm2,斑块内部平均温度增加约0.5℃;对于钢铁企业,当斑块面积小于40hm2时,面积每增加1hm2,企业内部的平均温度约增加0.18℃。(3)无论是煤炭行业还是钢铁行业,形状指数对工矿用地斑块内部平均温度的影响要明显弱于斑块面积和斑块周长对斑块平均温度的影响,导致了形状指数与斑块内部温度出现了不合常理的正相关的现象。(4)工矿用地对周边热环境影响范围与面积指数与形状指数的相关度最高,煤炭企业的面积每增加10hm2,影响范围增加约130米,钢铁企业的面积每增加10hm2,影响范围增加约30-40m。形状指数方面,煤炭企业斑块的形状指数值每增加0.5,影响范围约增加75m,而钢铁企业的形状指数值每增加0.5,影响范围约增加150m。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X16;F301.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LUCC的发展
        1.3.2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1.3.3 土地利用覆被与地表温度间关系研究
    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总体概况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1.4 工矿企业的发展
    2.2 数据来源
3. 武安市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3.1 遥感数据的处理
        3.1.1 遥感数据的选择
        3.1.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3.2 土地利用分类的方法
    3.3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3.4 土地利用分类及检验
4. 武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4.1 温度反演方法的选择
        4.1.1 反演温度方法简介
        4.1.2 三种算法精度比较
    4.2 地表温度的反演过程
    4.3 地表温度的反演结果
    4.4 地表温度反演结果的检验
        4.4.1 精度检验方法及原理
        4.4.2 温度修正过程
        4.4.3 温度修正结果
5. 景观尺度的工矿用地布局对热岛效应的响应关系
    5.1 武安市工矿用地景观格局分析
    5.2 工矿用地利用的热环境特征
        5.2.1 热力景观等级划分
        5.2.2 武安市工矿用地的热环境特征
6. 斑块尺度的工矿用地格局对热岛效应的响应关系
    6.1 景观格局尺度粒径的选择
    6.2 抽样工矿用地的分布
    6.3 工矿企业用地斑块特征与热环境的关系分析
    6.4 工矿企业用地斑块外围热环境的特征性变化分析
        6.4.1 工矿用地对周边热环境影响的研究方法
        6.4.2 工矿用地对周边热环境影响的范围
        6.4.3 工矿用地对周边热环境影响的强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琳;匡文慧;张弛;;1990-2015年中国工矿用地扩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5期

2 谢保鹏;朱道林;陈英;徐思超;白志远;;甘肃省城镇工矿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本刊2011(1)勘误表[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4 ;我国工矿用地不断扩张的同时存在大量闲置和浪费[J];国土资源;2010年02期

5 尚前名;王仁贵;;再揭工矿用地大暗箱[J];瞭望;2010年10期

6 杨荣禄;定兴土地监测 耕地继续减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年01期

7 ;沂南:严把“三关口”确保废弃工矿用地复垦[J];南方国土资源;2012年03期

8 刘文生;;独立工矿用地模型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谢保鹏;陈英;白志远;裴婷婷;;甘肃省城镇工矿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计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0期

10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年2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艳秋;吉林省土地生产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田喆;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及其对建筑空调采暖能耗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冯晓刚;城市热岛效应演变与成因遥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白海花;内蒙古乌审旗近20年的植被景观动态及预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5 张建军;矿业城市生态储存对土地利用的响应与平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阳;矿业城市工矿用地格局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谢保鹏;甘肃省城镇工矿用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计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3 李晓娜;潍坊市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松芳;昆山市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汝捷;矿业城市工矿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杨丹;大庆市大同区土地利用转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高健;常德市城镇建设用地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朱明;基于土地利用的云南省人地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计丽娟;乌鲁木齐建设用地动态变化机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10 吕道夫;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鄂尔多斯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2874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4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5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