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金融支持对黑龙江省土地流转收益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14:35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特征日趋显著。土地流转作为我国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外部环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金融支持便是外部环境对土地流转影响的典型代表之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其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效率的提高,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对黑龙江省金融支持与土地流转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研究为探明金融支持对黑龙省土地流转收益的影响,完善黑龙江省金融支持体系,提高土地流转主体的收益水平,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土地流转以及金融支持的核心要点,为全文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然后,结合黑龙江省土地流转现状以及金融支持现状,初步分析了金融支持对土地流转收益的影响以及金融支持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重点剖析了黑龙江省金融支持的供需主体和典型的金融支持模式,进而指出现阶段黑龙江省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金融支持薄弱等现实问题,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现实基础。根据调研数据的统计学特征,本研究选取倾向得分匹配法作为实证方法,进行了共同支持检验和平衡性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NNM和KM两种匹配方法测算的结果能够保持一致,金融支持对不同流转群体收益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对土地流转面积较大的土地流转主体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着金融支持对象人均土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地转出方的收益水平在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的经济效益也更为明显,而土地转入方的收益水平增加值要大于土地转出方,金融支持对土地转入方的收益水平影响效果同样更为显著。土地流转方的贷款成本高意味着金融支持机构的获利较大,金融支持机构的高额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土地流转方的获利空间。本研究的具体结论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黑龙江省的金融支持供求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因此针对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应采取不同的金融支持模式,对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应采取需求追随型为主的金融支持模式,而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应采取供给引导型为主的金融模式;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获得金融支持的农户收益和未获得金融支持的农户收益都有所提高,但获得金融支持的农户收益提升更加明显,由此表明金融支持在土地流转中能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金融支持对不同流转群体收益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土地流转面积较大的土地流转主体影响更为显著;完善黑龙江省金融支持体系,促进金融支持对土地流转收益的正向影响,可从完善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机构的功能、协调金融机构的资金供求关系、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等三个方面入手。
【学位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832;F321.1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土地流转收益
        2.1.2 金融支持
    2.2 理论基础
        2.2.1 金融创新理论
        2.2.2 福利经济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分析
    3.1 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的供需主体
        3.1.1 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的供给主体
        3.1.2 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的需求主体
    3.2 金融支持供给主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作用
        3.2.1 政策性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
        3.2.2 商业性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
    3.3 黑龙江省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模式
        3.3.1 两种典型模式的说明
        3.3.2 两种典型模式的利弊分析
    3.4 黑龙江省土地流转过程中金融支持薄弱的表现
        3.4.1 金融支持机构服务功能单一
        3.4.2 金融机构资金供需关系难以协调
    3.5 本章小结
4 金融支持对黑龙江省土地流转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说明
    4.2 方法选取
    4.3 模型设定
    4.4 相关检验
        4.4.1 共同支持检验
        4.4.2 平衡性检验
    4.5 结果分析
        4.5.1 土地流转的净收益
        4.5.2 金融支持对土地流转不同群体收益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以提高土地流转收益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机构的功能
        5.1.1 提高金融支持机构的服务能力
        5.1.2 加强金融支持机构与互联网的融合
    5.2 协调金融机构的资金供求关系
        5.2.1 建立土地流转的保障基金
        5.2.2 设立提升土地流转收益的相关信托业务
        5.2.3 依托确权协调资金供求关系
    5.3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
        5.3.1 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
        5.3.2 调动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5.3.3 创新财税金融方式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农地调整的内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3期

2 徐大伟;李斌;;基于倾向值匹配法的区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估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3期

3 张振中;;县域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基于陕西渭南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5年05期

4 李娜娜;;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03期

5 崔慧霞;;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农业经济;2014年11期

6 申晓云;;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年09期

7 张营周;;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04期

8 曾卫东;;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分析[J];才智;2013年35期

9 龙雨孜;朱玉林;;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系统分析[J];金融经济;2013年22期

10 朱兆文;;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实践[J];中国金融;2013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文;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任亮;河北省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闫妍;盘锦市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志国;吉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靖富营;我国农村土地证券化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5 汤茜;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风险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4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4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