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玉米产后收储主体收储策略研究
【学位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6.11
【部分图文】:
辽宁省玉米产后收储主体收储策略研究学阶段,占比仅为 10.1%。因此更进一步说明,参与调植业居多。受教育程度。收集的数据也表明,农民的学历处于较低水有 153 户,占 44.2%,其次为小学有 116 户,为 33.5%,,仅有 2 户。因此认为农户学历以中小学为主,且与农户展历史有关。年产量。以 1.5-2.5 万斤居多有 139 户,占 40.2%,其次 22.5%,3.5-4.5 万斤的占比仅为 2.6%,有 9 户。此情况积小、实际人均耕地情况少的现象,所以玉米年产量较低。
小、实际人均耕地情况少的现象,所以玉米年产量较低图 3-1 玉米年产量Fig. 3-1Annual maize yield收入。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玉米年收入 5 千-1 万元居元与 1.5-2 万元相差不大,分别为 71 户和 77 户,占比的收入水平较少在 10%以下,其中 2.5-3 万元仅为 4.6%省参与调查的农户,在玉米种植方面的年收入较低。如
图 3-3 玉米播种面积Fig. 3-3 Corn sown area知,参与调查的玉米种植户中以男性居多,年龄程度偏低,农户家庭人口数多为 6 人以上,其、年产量均偏低,因此玉米年收入占总收入也主体收储现状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新玉米上市 价格创新低[J];新农业;2016年20期
2 张帅;;2013年5月辽宁省玉米市场监测分析报告[J];新农业;2013年12期
3 杨海龙;付俊;张丽丽;;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科技通讯;2012年11期
4 田彤;;基于省域尺度的辽宁省玉米生产比较优势分析[J];种子世界;2011年07期
5 王守才;;辽宁省玉米改良的效果[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6 金学红;;干旱对辽宁省玉米的产量影响及风险区划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01期
7 郝云良;;辽宁省玉米空杆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硅谷;2011年03期
8 李明;刘志新;;辽宁省玉米增产潜力与途径分析[J];杂粮作物;2010年02期
9 曹敏建;于海秋;杨玉辉;王晓光;闫洪奎;;辽宁省玉米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玉米科学;2009年05期
10 石清琢;王金君;王建迎;吴玉群;王萍;杨雪莲;;“十五”期间辽宁省玉米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J];杂粮作物;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媛;辽宁省玉米产后收储主体收储策略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年
2 严俊;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辽宁省玉米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3 关丽丽;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4 朱玉翠;辽宁省玉米生产潜力与钾肥利用率变异规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5 毛宏震;辽宁省玉米生产成本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6 于金秀;辽宁省玉米现货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7 齐冲;气候变化对辽宁省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席晓玲;辽宁省玉米生产布局变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靳春香;近50年辽宁省玉米全生育期有效降水与需水量变化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5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