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信息化在桓仁地区林业产业中发展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20-11-08 17:57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应用于林业产业的各个领域。但其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应用于林业产业、应用于基层单位、企业与林农。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被称作辽东地区的“绿色屏障”。林业产业在总经济产值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调查桓仁县林业产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有助于研究我国林业产业信息化发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桓仁县的自身情况,对桓仁县现有的林业产业、管理信息化和信息化技术在林业产业中应用三方面进行了走访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向林业局公职人员、林场职工、林农、林业企业员工、林业旅游业从业人员等五种职业分发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桓仁县政府重视林业产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了林业产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但仍存在着桓仁县的林业产业信息化的推广普及率低;林业产业信息化基础资源建设不足;林业从业人员信息化意识不清、林业防火信息化推广方法老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别从优化产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基于林业从业人员提供服务信息、完善林业产业信息化服务于管理、加强信息化在林业产业防火安全管理等四个方面提供了相关的对策。本论文的研究以桓仁县林业产业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走访调查,分析桓仁县林业产业信息化现状,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拟定相关解决对策。对林业产业信息化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对林业产业信息技术服务的设计、实施和推广具有参考价值。
【学位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326.27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林业产业,桓仁县,产业信息化


1.绪论相关文献,对桓仁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在概念等内容界定和理论基础,为深入调查研究做下一步的县农村地区实地走访,了解林业产业相关人员对信息化在业产业在桓仁县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详尽了展的前景和现状。县林业公职人员、林农、林场职工、林企工作人员和旅游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对信息化的普遍认识和了解情况,详业产业信息化中发展的现状,分析在林业产业中信息化发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整体的论文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数字林业,核心平台,桓仁县,辽宁省


图 2-2 辽宁省数字林业核心平台Fig 2-2 The Core Digital Forestry Platform in LiaoNing Province林业产业管理方面,桓仁县林业局在辽宁省数字林业核心平台的基础上作流程管理、信息点数据采集、网上办事系统、互动服务平台、系统安。森林资源数据库有 44 个属性字段,包括县、乡、村、林班、小班、类、土地所有权、林木所有权、工程类别、森林类别、保护等级等,但上有数据缺失现象。虽桓仁地区地处辽宁较偏远地区,但信息网以基本覆息化交流。对于林业信息的收集都可见当地的林业局信息库。对于林业半人工半信息化的运作方式。截止 2018 年,桓仁县在全县林业局、企社和种植户共建立基础信息点 388 个,桓仁县的信号基站的覆盖程度如2-4 是桓仁县主要基础点内联网、信息数据库、网络办公率表。从表中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信息点在内联网、数据库和网络办公方面均已达到企业在内联网和数据库普及率方面达到了 100%,但有 4 家企业没有达街道、村级、合作社和大户方面仍需加强信息技术管理的普及应用。

桓仁县,覆盖网,基站,信息


图 2-2 辽宁省数字林业核心平台Fig 2-2 The Core Digital Forestry Platform in LiaoNing Province在对林业产业管理方面,桓仁县林业局在辽宁省数字林业核心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工作流程管理、信息点数据采集、网上办事系统、互动服务平台、系统安全管管理。森林资源数据库有 44 个属性字段,包括县、乡、村、林班、小班、面积、地类、土地所有权、林木所有权、工程类别、森林类别、保护等级等,但个别采集上有数据缺失现象。虽桓仁地区地处辽宁较偏远地区,但信息网以基本覆盖了信息化交流。对于林业信息的收集都可见当地的林业局信息库。对于林业信息在是半人工半信息化的运作方式。截止 2018 年,桓仁县在全县林业局、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共建立基础信息点 388 个,桓仁县的信号基站的覆盖程度如图 表 2-4 是桓仁县主要基础点内联网、信息数据库、网络办公率表。从表中可知,业局、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信息点在内联网、数据库和网络办公方面均已达到了1龙头企业在内联网和数据库普及率方面达到了 100%,但有 4 家企业没有达到网乡镇街道、村级、合作社和大户方面仍需加强信息技术管理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兴银;;阿坝州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阿坝科技;2008年01期

2 张高如;;榆林林业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报告[J];榆林科技;2012年03期

3 周克勤;;推进重庆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J];新重庆;2004年03期

4 曹彦;何东进;魏建崇;付石琴;;福建省林业产业集聚与社会经济协调关系探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5 王臣;李采;;延伸林业产业链条 加快冰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8年10期

6 胡天宝;;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林业产业的发展探讨[J];农家参谋;2019年02期

7 杨艳;卢万鸿;;广东省林业产业经济形势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9年02期

8 武腾飞;韩源;隋金座;;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初探[J];现代商业;2019年07期

9 高瑞;张小玲;;探讨林业产业发展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J];林业科技情报;2019年02期

10 高俊森;;当前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J];农家参谋;201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礼纲;江苏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宁哲;我国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张朝辉;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吕盈;东北、内蒙古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王满;基于布局优化的中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成茂;森林资源培育与林业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肖京武;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马凯;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9 张学文;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黎平;贵州现代林业实现途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宏达;信息化在桓仁地区林业产业中发展现状调查[D];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

2 杜钰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路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3 罗梦思;湖南省林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4 高涵;金融支持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洪超;烟台市林业产业博览园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6 徐军民;衡阳市林业产业发展问题的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7 龙小超;广西S林业产业集团的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肖义锡;福建省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9 胡晓燕;江苏平原地区林业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相关性分析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许馨;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聚效应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5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5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