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柴达木地区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1:47
   生态补偿是一种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来进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治理等以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尝试使用退耕还林、退耕(牧)还草等生态环保措施,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来增加使用农业资源的相关成本,在保证农业生态功能不受损害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体系质量,使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需求能够得到满足。随着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持续进行,生态补偿的综合绩效评价开始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如何通过更合理的补偿实现生态环境的最大化效益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从研究成果和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对于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方面的有关研究较少。因此,对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的有关机制及各方面的效益完善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推动国内对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内容完善,有利于我国政府生态保护落实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柴达木地区的农业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态补偿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特点,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当地农业生态补偿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本文首先对生态补偿概念进行界定、梳理理论体系,重点探讨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形式,从而为补偿政策有效性的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目标;然后构建了柴达木地区的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对当地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补偿政策实施后,柴达木地区的整体农业生态绩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由于各市县行委执行情况的差异,导致各市县行委的提升程度有所差异。其中以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与都兰县的提升最为显著。
【学位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7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产量,草食畜


图 3.1 柴达木地区 2016 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增速图截止 2015 年,柴达木地区已经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 70.1 万亩,比去年其中种植枸杞 31.5 万亩。截止 2016 年年末,柴达木地的区草食畜存栏为 263.3 万头(只),比上.6 万头(只),其中羊 243.7 万头(只),比上年增加 6.3 万头(只);只),比上年增加 1 万头(只)。全州猪存栏 6 万头,比上年增加 0.7 万栏 8.7 万头,出栏率为 164.38%。表 3.1 柴达木地区 2016 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肉类总产量 34084 6.3其中:羊肉 19471 5.4牛肉 6681 -1.6猪肉 6186 17.9奶类产量 14365 -0.3

二氧化硫排放,工业


柴达木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亮亮;蔡银莺;;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7期

2 徐大伟;李斌;;基于倾向值匹配法的区域生态补偿绩效评估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3期

3 王伟华;孙立民;张礼;;退耕还林生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民营科技;2013年09期

4 张宝林;潘焕学;秦涛;;林业治沙重点工程公共投资绩效研究[J];资源科学;2013年08期

5 蒋爱军;饶日光;闫宏伟;蓝成云;柯善新;;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绩效评价方法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3年03期

6 谭映宇;刘瑜;马恒;张雍;;浙江省生态补偿的实践与效益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5期

7 唐铁朝;边艳辉;刘峰;武海燕;;环境友好农业生产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与实践[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4期

8 孙思微;;基于AHP法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估机制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9 吴水荣;顾亚丽;;国际森林生态补偿实践及其效果评价[J];世界林业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琳;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区域差异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2 李佳;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效果评价与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5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75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1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