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的用工行为及其特征:基于全国监测数据
【文章目录】:
一、数据来源及数据结构特征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结构特征
二、家庭农场的自有劳动力分析
三、家庭农场的常年雇工分析
四、家庭农场的临时雇工分析
五、家庭农场的未来经营者分析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磊;武友德;李君;;环洱海地区耕地与农业劳动力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耦合关系[J];世界地理研究;2018年03期
2 蔡弘;黄鹂;;谁来种地?——对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的调查与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3 汪徐;;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06期
4 刘桂峰;王丽红;;北京市农业劳动力价格变动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年11期
5 周冬;陆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14期
6 张超;李哲敏;孔繁涛;;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优化[J];农学学报;2014年06期
7 赖作莲;;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彭华;欧阳萍;李光跃;唐瑕苓;;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来自四川省的实证[J];农村经济;2014年10期
9 沈茂英;;四川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农村政策调整[J];西北人口;2013年01期
10 聂正彦;杨角;;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甘肃省的实证研究[J];晋阳学刊;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晓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永久性乡城迁移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2 高吉俊;吉林省延边州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3 陈欣欣;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迁移——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4 孔令成;基于综合效益视角的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曹俊勇;家庭农场融资需求、模式与产品创新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6 任重;山东省烟叶家庭农场运行机制与效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7 刘维佳;辽宁省种植业规模经营模式及机具配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8 赵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变迁与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9 张仕超;乡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及其驱动的土地价值转化[D];西南大学;2014年
10 李慧静;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斐;江西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2 杨文会;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3 刘梦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岳翔;农业劳动力升级与农地规模化、农地质量优化相关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5 邱俊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6 杨角;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岳;农业劳动力产业转移预期净收益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王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背景下的土地流转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姚晓阳;中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亚卿;论日本农业劳动力的转移[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87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887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