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乡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以湖北省保康县的田野调查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3 18:58
数字普惠金融在运用金融科技的诸多优势,通过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率、企业贷款积极性及农户的金融服务认知程度等诸多方面为我国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思路。以提高农户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接受度为出发点,结合计划行为理论选取了影响农户接受行为的多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服务可得性对农户服务使用情况有显著促进作用;投资理财服务是影响农户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路径系数0.80);农户行为意向受其对传统金融服务的行为态度(路径系数0.28)和预期风险(路径系数-0.16)影响。基于此,建议政府和金融机构应从提高农户地区的服务可得性、促进金融服务下潜和完善人才回流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农户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图
结合表3分析结果,将模型中个别因素负荷量过低的观测变量删除,得到最终的模型影响路径系数及拟合指标,如表4、表5所示。由表5所示,本次研究通过了全部的研究假设,同时修正后的模型全部符合相应的指标值,即模型通过检验,说明模型与数据基本符合。修正后的模型输出结果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效果与机制[J]. 刘锦怡,刘纯阳. 财经论丛. 2020(01)
[2]传统金融基础、知识门槛与数字金融下乡[J]. 郭峰,王瑶佩. 财经研究. 2020(01)
[3]应用数字技术推动城乡普惠金融发展研究[J]. 王姣,王文荣,马国温,王梓豫. 农业经济. 2019(11)
[4]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 李友华,王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J]. 郑美华. 农村经济. 2019(03)
[6]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促进农村包容性增长——基于京津冀2114位农村居民调查数据的研究[J]. 任碧云,李柳颍.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9(04)
[7]普惠金融、经济机会与减贫增收[J]. 郑秀峰,朱一鸣. 世界经济文汇. 2019(01)
[8]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民工创业机制的实证研究[J]. 曾之明,余长龙,张琦,汪晨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12)
[9]数字普惠金融、农村贫困与经济增长[J]. 龚沁宜,成学真.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6)
[10]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J]. 董晓林,朱敏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本文编号:3017002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农户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图
结合表3分析结果,将模型中个别因素负荷量过低的观测变量删除,得到最终的模型影响路径系数及拟合指标,如表4、表5所示。由表5所示,本次研究通过了全部的研究假设,同时修正后的模型全部符合相应的指标值,即模型通过检验,说明模型与数据基本符合。修正后的模型输出结果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效果与机制[J]. 刘锦怡,刘纯阳. 财经论丛. 2020(01)
[2]传统金融基础、知识门槛与数字金融下乡[J]. 郭峰,王瑶佩. 财经研究. 2020(01)
[3]应用数字技术推动城乡普惠金融发展研究[J]. 王姣,王文荣,马国温,王梓豫. 农业经济. 2019(11)
[4]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 李友华,王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J]. 郑美华. 农村经济. 2019(03)
[6]数字普惠金融是否促进农村包容性增长——基于京津冀2114位农村居民调查数据的研究[J]. 任碧云,李柳颍.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9(04)
[7]普惠金融、经济机会与减贫增收[J]. 郑秀峰,朱一鸣. 世界经济文汇. 2019(01)
[8]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民工创业机制的实证研究[J]. 曾之明,余长龙,张琦,汪晨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12)
[9]数字普惠金融、农村贫困与经济增长[J]. 龚沁宜,成学真.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6)
[10]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J]. 董晓林,朱敏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本文编号:3017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1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