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马克思地租理论视阈下我国农地流转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5 20:11
  马克思地租理论作为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说的重要成就,其来源、实质、类型是在新旧生产关系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在历史范畴下,马克思既吸取了诸如斯密、李嘉图等新古典学派关于地租思想的合理成分,又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背景下提出地租量、垄断地租等观点,赋予了新的内容形式,彰显了其坚持继承与发展、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当然,马克思地租理论能够得以问世,恩格斯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列宁结合俄国的农业实践,使马克思地租理论得以充实。在面临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在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形势下,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将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郑重之中,谋划好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要着重写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大文章。其中,农业现代化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桥头堡,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地流转将大有可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等明确提出,第二轮包产到户承包期到期之后继续延长三十年,我国土地承包关系得以稳定且保持持久。土地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利用形式逐渐多样化,国家力举新措,“三权分置”前提下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本文结合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相关原理,在新形势下...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方法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对马克思地租理论内容的讨论
            (二)对地租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地租概念
        一、“地租”定义的提出
        二、地租的组成部分
            (一)级差地租
            (二)绝对地租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地租的其他理论
        一、垄断地租
        二、非农业用地地租
        三、土地价格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一、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一)威廉·配第
            (二)亚当·斯密
            (三)大卫·李嘉图
        二、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发展
        三、恩格斯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发展
            (一)整理、修订、出版工作
            (二)增补、注释及修改理论内容
            (三)其研究成果是马克思地租学说的重要组成内容
        四、列宁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发展
            (一)产生根源:地租的额外价值是一定实现的
            (二)内容发展:以俄国的实际情况充实地租理论
            (三)发展现实:资本主义地租具有历史短暂性
第二章 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流转的关系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地流转的基本状况
        一、我国农地流转的背景分析
        二、我国农地流转的实况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流转的共同点
        一、地租不具有社会性质属性,我国农地流转仍有“地租”
        二、我国农地流转金是“土地使用”与“资本”的转换
        三、农地流转市场与地租理论中“土地增值”的契合点
        四、农地流转经营主体收获的形式是级差地租Ⅱ
    第三节 我国农地流转是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三章 山东省唐王镇农地流转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节 山东省历城区唐王镇的农地流转现实
        一、唐王镇概况
        二、当地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
        三、农地流转的规模
        四、土地流转的方式与租金差异
        五、影响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马克思地租理论视阈下完善农地流转政策的思考
        一、科学合理地保证“土地保护与土地所有权”间的耦合
        二、农业补贴突出重点,倾向种地行为
        三、延长农地转包期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四、加大农业技术支持,提高土地生产效率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难题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J]. 刘敏.  吉林农业. 2017(06)
[2]PPP模式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与重构[J]. 王培培,李文.  理论月刊. 2016(08)
[3]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形式[J]. 裴宏.  经济学家. 2015(07)
[4]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启示——以三权分离的视角[J]. 刘若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5]绝对地租的价值构成实体及其演变的探析[J]. 杨继瑞,彭国川,黄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03)
[6]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现代价值的探索[J]. 杜奋根,赵翠萍.  求实. 2013(12)
[7]“伦敦笔记”: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的认识转变及其哲学意义[J]. 刘钊.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8]论农村土地确权后农地流转的两条路线[J]. 钟怀宇.  农村经济. 2012(01)
[9]地租分配的公平价值探析——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启示[J]. 辛宝海.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5)
[10]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启示[J]. 钟君,孟心炜,虞慧平.  吉林农业. 2011(03)

博士论文
[1]农地流转的效益研究[D]. 夏玉莲.湖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19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19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