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协同机理及有效性测度

发布时间:2021-02-22 12: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户创业主要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条是在相对较高的非农工资水平诱导下,进城非农就业进而从事非农创业;另一条则是在土地经营规模效应诱导下,通过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重组开展农业创业,扩大农业生产发展。对于两类创业农户而言,都面临着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换的过程,因此在短期内会产生大量的资金缺口,金融服务需求旺盛。在传统金融无法有效满足创业农户需求的情况下,对金融服务创新的需求则会被激发出来。当然,如果一味强调金融服务供给,而忽视创业农户与金融机构共同成长与互动良性循环,则无法保障供给的可持续性。综上,要实现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要保障二者的成长能够有效地促进对方发展。为此,研究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无论是夯实农户经济金融能力、促进金融服务创新,还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遵循的是“理论借鉴—框架构建—现状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充分借鉴相关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对农户创业、金融服务创新、协同三大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构建起本文研究的概念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均衡分析构建本文...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协同机理及有效性测度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技术路线图,逻辑起点,农户,宏观经济背景


本文遵循的是由理论借鉴—框架构建—现状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其中,理论研究是本文的逻辑起点与核心,实证研究是确保理论科学应用的关键性环节,应用对策研究则是本文研究的归宿(具体的技术路线见图1.4)。研究首先广泛挖掘和科学吸收、借鉴已有理论资源,以找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充分认识中国农业经营体系与金融发展关系特殊性的基础上,将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置于整个宏观经济背景之中,联系客观现实深入剖析基本概念;在充分认识二者协同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揭示其实现机理和内在要求,并由此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将通过对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演进

创业期,农户经营,生命周期


第 3 章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理论框架合方式,或者创造新的为农村经济服务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活间通过协同一致,进而达成相互促进与发展的目标。户经营生命周期金融供求特征户经营生命周期任何事物、任何企业、任何产品都存在着一个受自然规律决定的生命周期农户创业也自然存在一个受农业自然经济规律所支配的生命周期。借鉴Weston & Brigham,1970),可以把农户创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创业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成熟期··二次创业衰退阶段发展程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常态”下中国农贷市场供求关系的重新解读——基于农户分化视角[J]. 张梓榆,温涛,王小华.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4)
[2]农村金融发展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研究[J]. 温涛,张梓榆,王定祥.  中国软科学. 2018(03)
[3]信贷扩张、研发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量”与“质”[J]. 温涛,张梓榆.  科研管理. 2018(01)
[4]农户经营特征分化与农地经营权流转[J]. 张梓榆,王定祥.  现代经济探讨. 2018(01)
[5]农地转出、信贷可得性与农户融资模式的正规化[J]. 米运生,曾泽莹,高亚佳.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5)
[6]粮食价格波动与主产区农户福利效应——基于主产区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 罗超平,牛可,张梓榆,但斌.  中国软科学. 2017(02)
[7]城乡工资水平差距与农地流转[J]. 温涛,张梓榆,王定祥.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2)
[8]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J]. 罗超平,张梓榆,王志章.  中国软科学. 2016(05)
[9]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J]. 李祎雯,张兵.  经济科学. 2016(02)
[10]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的再分析[J]. 罗超平,张梓榆,吴超,翟琼.  宏观经济研究. 2016(03)



本文编号:3045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45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