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视角下农村居民非农劳动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5 04:50
与城镇户籍居民相比,农村户籍居民的非农劳动供给有较大的差异,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一个修正的家庭劳动供给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农村居民非农劳动供给的两个重要现象:(1)很多有非农就业经历的农村居民在正值壮年、在经验和人力资本不断增加的时候却退出了城市非农劳动力市场。(2)农村尚存在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农民工工资上涨。基于1993—2015年CHNS数据,通过对农村居民非农劳动参与的估计和保留工资的计算,得出了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结论:与城镇户籍的劳动力相比,户籍制度通过改变家庭的约束条件,增加了农村家庭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成本,进而影响家庭的非农劳动供给决策,但是这种影响对不同结构的农村家庭来说是有差异的,已婚或家庭有孩子的农村居民面临着更高的非农劳动供给成本,因而更容易退出非农劳动力市场。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户籍制度约束下农村居民家庭非农劳动供给决策图
(3) 工资变化与差异。从工资情况来看,两者也表现出较大差异,主要是:第一,1993年两者没有很大差异,但是此后至2015年,两者的工资差异逐渐增大。第二,性别、婚姻和教育水平均对工资有显著影响,不过令人困惑的是,对于农村户籍劳动力来说,已婚的月工资为1 686元,而未婚的月工资为1 141元,但是已婚群体的非农劳动参与率却远低于未婚群体的非农劳动参与率。第三,从年龄—工资关系上看,城镇户籍劳动力随着年龄增长,其工资增长幅度较大,为79%;而农村户籍劳动力虽然其工资与年龄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工资增长幅度较小,为53.6%。(三) 劳动参与方程估计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力外流对中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的视角[J]. 樊士德,朱克朋. 农业经济问题. 2016(11)
[2]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中的社会理性[J]. 熊景维,钟涨宝. 中国农村观察. 2016(04)
[3]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全国妇联课题组. 中国妇运. 2013(06)
[4]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消耗完毕——来自省、县和农户数据的证据[J]. 许庆,刘守英,高汉. 中国人口科学. 2013(02)
[5]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基于微观数据的估计[J]. 封进,张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10)
[6]中国的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J]. 约翰·奈特,邓曲恒,李实,杨穗. 管理世界. 2011(11)
[7]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与工资上涨——基于家庭分工的视角[J]. 丁守海.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5)
[8]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张广婷,江静,陈勇. 中国工业经济. 2010(10)
[9]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J]. 田永坡. 人口与经济. 2010(05)
[10]乡城流动对夫妻家庭性别分工的影响研究[J]. 张传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本文编号:3050470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部分图文】:
户籍制度约束下农村居民家庭非农劳动供给决策图
(3) 工资变化与差异。从工资情况来看,两者也表现出较大差异,主要是:第一,1993年两者没有很大差异,但是此后至2015年,两者的工资差异逐渐增大。第二,性别、婚姻和教育水平均对工资有显著影响,不过令人困惑的是,对于农村户籍劳动力来说,已婚的月工资为1 686元,而未婚的月工资为1 141元,但是已婚群体的非农劳动参与率却远低于未婚群体的非农劳动参与率。第三,从年龄—工资关系上看,城镇户籍劳动力随着年龄增长,其工资增长幅度较大,为79%;而农村户籍劳动力虽然其工资与年龄也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工资增长幅度较小,为53.6%。(三) 劳动参与方程估计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力外流对中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的视角[J]. 樊士德,朱克朋. 农业经济问题. 2016(11)
[2]农民工家庭化迁移中的社会理性[J]. 熊景维,钟涨宝. 中国农村观察. 2016(04)
[3]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全国妇联课题组. 中国妇运. 2013(06)
[4]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消耗完毕——来自省、县和农户数据的证据[J]. 许庆,刘守英,高汉. 中国人口科学. 2013(02)
[5]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基于微观数据的估计[J]. 封进,张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10)
[6]中国的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J]. 约翰·奈特,邓曲恒,李实,杨穗. 管理世界. 2011(11)
[7]劳动剩余条件下的供给不足与工资上涨——基于家庭分工的视角[J]. 丁守海.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5)
[8]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张广婷,江静,陈勇. 中国工业经济. 2010(10)
[9]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J]. 田永坡. 人口与经济. 2010(05)
[10]乡城流动对夫妻家庭性别分工的影响研究[J]. 张传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本文编号:3050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5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