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10:48
农业、农村、农民为代表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和焦点,而农民收入问题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核心问题。只有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才有发展,农村才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才有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诸种原因,不平衡性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偏低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包头市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家庭经营性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所占比重已赶上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的比重。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包头市农民增收方面仍阻力重重。基于此,本研究在对包头市农民收入现状进行充分解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二次平滑指数公式,对包头市农民收入情况进行预测,整体上符合包头市农民收入发展趋势,并且找出了制约包头市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政策、产业和农民自身等因素,并详细的做出了分析。针对包头市农民增收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对症下药,探寻了包头市农民增收的途径,分别为改善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加强政府职能,保护农民利益;完善农业经营体制,释放农业...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合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不足
1.5.1 研究特色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农民增收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民的概念
2.1.2 农民收入的概念
2.1.3 农民增收的概念
2.2 农民增收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二元结构理论
2.2.2 比较效益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城乡居民收入梯度理论
2.2.5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包头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3.1 包头市概况
3.2 包头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3.3 包头市农民收入对比分析
3.3.1 包头市农民收入历史回顾
3.3.2 包头市农民收入近五年的纵向对比
3.3.3 包头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比较
3.3.4 包头市农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增速的比较
3.3.5 包头市与区内其他市农民收入的比较
3.3.6 包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内蒙古自治区总体水平的比较
3.4 包头市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3.4.1 包头市农民收入的四种成分结构变化
3.4.2 包头市农民收入形式的结构变化
3.5 包头市农民收入水平的预测
3.5.1 预测模型
3.5.2 预测结果分析
第四章 包头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4.1 资源因素
4.1.1 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相对过剩
4.1.2 农业资源占有日趋紧张,土地资源和生产条件差
4.2 政策因素
4.2.1 对农业投入不足
4.2.2 现行的农村财政和金融政策不合理
4.2.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4.3 产业因素
4.3.1 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4.3.2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4.4 市场环境因素
4.4.1 农村市场体系程度不高
4.4.2 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
4.5 包头市农民自身因素
4.5.1 包头市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4.5.2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第五章 提升包头市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5.1 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其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5.2 改善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
5.3 加强政府职能,保护农民利益
5.3.1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5.3.2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制度,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
5.3.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5.4 完善农业经营体制,释放农业生产力
5.4.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结构优化促进农民增收
5.4.2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5.5 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5.5.1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5.5.2 规范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5.6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5.6.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5.6.2 加强农民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
5.7 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状况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J]. 龚贤,肖怡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2]农村金融深化、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J]. 杨志安,李梦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7(03)
[3]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 姚遂,张元丽. 开发研究. 2017(01)
[4]财产权制度、资源禀赋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基于江苏省1744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丁琳琳,吴群.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03)
[5]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空间分布差异的实证分析[J]. 廖桂蓉,盛伟. 农村经济. 2015(04)
[6]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关系探究[J]. 向彦臻,薛宇婷.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4)
[7]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典型相关的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J]. 郭燕枝,刘旭. 农业技术经济. 2011(10)
[8]城市化进程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分析[J]. 叶彩霞,徐霞,胡志丽. 城市发展研究. 2010(10)
[9]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效应与路径选择——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J]. 曹晓峰,徐海燕.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05)
[10]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陈建梅.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博士论文
[1]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 关浩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农民收入与农民素质的相关性研究[D]. 陆程程.天津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75205
【文章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综合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不足
1.5.1 研究特色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农民增收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民的概念
2.1.2 农民收入的概念
2.1.3 农民增收的概念
2.2 农民增收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二元结构理论
2.2.2 比较效益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城乡居民收入梯度理论
2.2.5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包头市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3.1 包头市概况
3.2 包头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3.3 包头市农民收入对比分析
3.3.1 包头市农民收入历史回顾
3.3.2 包头市农民收入近五年的纵向对比
3.3.3 包头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比较
3.3.4 包头市农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增速的比较
3.3.5 包头市与区内其他市农民收入的比较
3.3.6 包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内蒙古自治区总体水平的比较
3.4 包头市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3.4.1 包头市农民收入的四种成分结构变化
3.4.2 包头市农民收入形式的结构变化
3.5 包头市农民收入水平的预测
3.5.1 预测模型
3.5.2 预测结果分析
第四章 包头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4.1 资源因素
4.1.1 农村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相对过剩
4.1.2 农业资源占有日趋紧张,土地资源和生产条件差
4.2 政策因素
4.2.1 对农业投入不足
4.2.2 现行的农村财政和金融政策不合理
4.2.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4.3 产业因素
4.3.1 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4.3.2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4.4 市场环境因素
4.4.1 农村市场体系程度不高
4.4.2 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
4.5 包头市农民自身因素
4.5.1 包头市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4.5.2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第五章 提升包头市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5.1 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其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5.2 改善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
5.3 加强政府职能,保护农民利益
5.3.1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5.3.2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制度,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
5.3.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5.4 完善农业经营体制,释放农业生产力
5.4.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结构优化促进农民增收
5.4.2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5.5 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5.5.1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5.5.2 规范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5.6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5.6.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5.6.2 加强农民职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
5.7 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状况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J]. 龚贤,肖怡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2]农村金融深化、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J]. 杨志安,李梦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7(03)
[3]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 姚遂,张元丽. 开发研究. 2017(01)
[4]财产权制度、资源禀赋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基于江苏省1744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 丁琳琳,吴群.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5(03)
[5]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空间分布差异的实证分析[J]. 廖桂蓉,盛伟. 农村经济. 2015(04)
[6]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关系探究[J]. 向彦臻,薛宇婷.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4)
[7]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典型相关的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J]. 郭燕枝,刘旭. 农业技术经济. 2011(10)
[8]城市化进程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分析[J]. 叶彩霞,徐霞,胡志丽. 城市发展研究. 2010(10)
[9]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效应与路径选择——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J]. 曹晓峰,徐海燕.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05)
[10]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陈建梅.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博士论文
[1]收入结构视角下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 关浩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农民收入与农民素质的相关性研究[D]. 陆程程.天津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75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17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