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19:06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建设方面,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文章首先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证据,明确资金使用的双重行为选择和激励约束的弱化是造成大多数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稳定不前甚至出现退步的深层原因。通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激励约束分析可知,要使治理资金多用于生态环境领域,就需要提高与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相关的奖惩资金的比例。最后,通过声誉模型分析得出,农村/农民生态声誉的构建能够威慑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强势的中央政府生态声誉的构建有利于激励补偿资金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利用,并基于此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创新。 

【文章来源】:管理学刊. 2020,33(02)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代理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路径选择(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效应——基于政府行为视角[J]. 田嘉莉,赵昭.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2]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治理研究——以法律制度与声誉机制为视角[J]. 陈楚庭.  当代经济. 2019(12)
[3]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资金补偿还是制度激励?[J]. 缪小林,赵一心.  财政研究. 2019(05)
[4]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分析[J]. 徐洁,谢高地,肖玉,李娜,江源,陈文辉.  生态学报. 2019(09)
[5]乡土情结的环境治理效应——基于官员异质性视角的实证考察[J]. 王海,尹俊雅.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9(02)
[6]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基于环境规制强度的再构造[J]. 彭聪,袁鹏.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10)
[7]作为治理工具的生态环境考评——基于水环境考评制度而展开[J]. 王清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5)
[8]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问题及优化——基于产权配置视角[J]. 汪蕾,冯晓菲.  理论探讨. 2018(04)
[9]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生态保护效应研究——基于陕西省数据的实证研究[J]. 徐鸿翔,张文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11)
[1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考核激励机制研究[J]. 孔德帅,李铭硕,靳乐山.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7)

博士论文
[1]政府投资代建制项目监管体系研究[D]. 吴仲兵.北京交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53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53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