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对居民收入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08:30
  农民收入问题是我国政府关注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及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村金融及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献总结发现,目前关于农村居民收入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农村金融发展或者财政支农的单方面,即使研究农村金融收入效应引入财政支农,也只是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处理,缺乏财政支农通过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间接影响分析,因此本文将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结合起来,具体的分析其共同作用时的收入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必要性。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长期的信贷供给不足及资金外流,导致许多农村的金融规模及效率低,不能很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农在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对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的投入较少,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环境及生产条件的改善,挤出了部分财政支农的投入效益。另一方面,财政支农规模远低于最优财政支农规模。因此,具体的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在农村居民收入优化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村金融发展、财政支农对居民收入效应研究


图3.1?2001-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图?单位:元??数据来源:2002年一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净收入,居民收入,数据来源,结构变化


转移净收入一?一人均纯收入?工资性收入??一^一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图3.1?2001-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图?单位:元??数据来源:2002年一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22??

居民收入,相对差异,净收入,数据来源


3.1.2.1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呈现缓慢增长的良好态势,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图3.?2所示:经营净收入所占比重呈稳步下降趋势;??工资性净收入所占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已成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转移净??收入所占比重迅速增长,截止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所占比重达到18.83%,??相较于20世纪初其所占比重增加近15%,但其比重远远低于工资性净收入和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所占比重在2013年以前呈缓慢增长的趋势,2013年其所占比重接近??4%,但2013年以来其所占比重又回落到2%左右。因此如何稳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及经营净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优化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已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180000??160000?M??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H|?^^00100^??20000??^?'>V?多?/X?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基于1995-2015年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王谦,李超,侯建国.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7(06)
[2]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直接与间接作用[J]. 蒋淇威,夏维力.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0)
[3]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农村金融新体系研究[J]. 苏玉峰.  农业经济. 2017(08)
[4]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 胡静,姚凤阁.  学术交流. 2017(02)
[5]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 吴怀军,肖立.  中国集体经济. 2017(03)
[6]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改革的效果与建议[J]. 张崇尚,陈菲菲,李登旺,仇焕广.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7(01)
[7]基于协整理论的重庆市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动力研究[J]. 吴园,王妍,詹火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1)
[8]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分解研究——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 武晓明,罗剑朝.  经济经纬. 2016(05)
[9]财政支农资金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路与对策[J]. 马晓河,刘振中,郭军.  宏观经济研究. 2016(07)
[10]中国财政支农规模与效率的实证分析:19782013[J]. 韩占兵.  当代经济管理. 2016(05)



本文编号:3283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83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a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