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中国贫困治理的三维理论认知:底色、特色和亮色

发布时间:2021-07-24 20:27
  加强对贫困治理中国经验的总结研究,以中国脱贫实践贡献贫困治理的理论增量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内涵、特有属性、核心意义三个方面形成对中国贫困治理的底色、特色和亮色新的理论认知。贫困治理有其复杂性和系统性;掌握中国贫困治理在不同历史时空中的发展变化,要从中国贫困治理的内涵转换中深入挖掘能体现其社会需求与时代精神的时代属性,着力回答"中国贫困治理怎么样"的问题,明确中国贫困治理的核心与关键;实现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是贫困治理的本质内涵,构成了中国贫困治理的底色,也揭示了贫困治理的根本价值追求;依托政策执行的政治势能、有效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是贫困治理的特有属性,体现了中国贫困治理的显著特色,同时彰显了贫困治理之制度优势与实践特点;实现个体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治国理政现代化是贫困治理的核心意义,提升了中国贫困治理的亮色,凸显了贫困治理的深层意蕴。 

【文章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贫困治理的底色: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
    (一)以贫困治理迈向共同富裕
    (二)以人民为中心消灭绝对贫困
二、中国贫困治理的特色:政治势能的有效运用与内生动力的显著增强
    (一)发挥制度优势,运用政治势能
        1.“党的领导在场”实现扶贫工作有效领导
        2.“构建权势”实现扶贫工作有效推进
        3.“借势成事”实现减贫政策高品质变现
    (二)发挥主体作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1.培育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2.培育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三、中国贫困治理的亮色:实现全面均衡发展与治国理政现代化
    (一)实现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激发人的价值追求
        2.培养人的发展能力
        3.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
        4.人的主体性与个性的发展
    (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
        1.贫困区域内:以脱贫攻坚统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贫困区域外:把脱贫攻坚嵌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以贫困治理提升治国理政水平,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势能[J]. 贺东航,吕鸿强.  东南学术. 2019(06)
[2]全面脱贫视域下乡村治理的实践检视与国家整合[J]. 何得桂,张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3]贫困治理进程中的基层组织建设维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为基点[J]. 何得桂,徐榕.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4]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J]. 刘永富.  行政管理改革. 2019(05)
[5]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治势能——基于近20年农村林改政策的分析[J]. 贺东航,孔繁斌.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4)
[6]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J]. 徐豪.  中国报道. 2018(10)
[7]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当代启示[J]. 杜利娜.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8)
[8]冲破“贫困陷阱”: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J]. 李小云.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14)
[9]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J]. 何仁伟,刘邵权,陈国阶,谢芳婷,杨晓佳,梁岚.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4)
[10]国外可持续生计观念的演进、理论逻辑及其启示[J]. 王三秀.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09)



本文编号:3301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01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