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新城拓展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效益评价

发布时间:2021-08-17 09:41
  长久以来,土地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人类对于自然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造也从未停止,这些改造一方面对自然景观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带来改变。因此,对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同时也对区域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中国《城市规划法》对于新城拓展区的定义是“对城市中心以外边缘地区的改造或建造,以便达到人民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的条件,满足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需要的目的。”新城拓展区是经济功能区之一,其发展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具有推动作用。本文选取重庆市主城九区之一的北碚区作为研究对象,北碚区自展开新城区开发拓展建设以来,驱动着土地覆被与景观格局类型都发生大幅度改变,城镇化速率加快,其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都呈现新的格局,对北碚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为对重庆其他区域的新城拓展活动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对区域下一步的规划具有借鉴作用。土地覆被是自然基础上人类活动的直接反映,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土地覆被变化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直观的体现人类改造地球表面景观的过程,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覆被的组合变化都...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学术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LUCC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LUCC国外研究进展
        1.2.2 LUCC国内研究进展
    1.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理论基础
        1.3.1 土地覆被的研究基础
        1.3.2 景观与景观格局的意义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2.1 论文研究意义
        2.1.1 研究的理论价值
        2.1.2 研究的现实价值
    2.2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和数据
        2.2.2 研究技术路线
3 北碚区概况
    3.1 北碚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资源概况
    3.2 北碚区的社会环境概况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4.1 信息的提取与信息的生成
    4.2 土地覆被分类方法与结果
    4.3 北碚区土地利用状况
        4.3.1 北碚区2001年土地利用分析
        4.3.2 北碚区2006年土地利用分析
        4.3.3 北碚区2011年土地利用分析
    4.4 十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4.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指数模型
    4.6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
5 景观格局分析
    5.1 景观格局指数
    5.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2001年北碚区景观格局分析
        5.2.2 2006年北碚区景观格局分析
        5.2.3 2011年北碚区景观格局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6.1 数据获取
    6.2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方法
        6.2.1 权重计算方法
        6.2.2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6.2.3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协调度模型
    6.3 北碚区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建议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J]. 陈利顶,李秀珍,傅伯杰,肖笃宁,赵文武.  生态学报. 2014(12)
[2]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方法与进展[J]. 傅伯杰,张立伟.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4)
[3]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地区16城市为例[J]. 杨清可,段学军,叶磊,张伟.  资源科学. 2014(04)
[4]Landsat TM数据不同辐射校正方法对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的影响[J]. 陈趁新,胡昌苗,霍连志,唐娉.  遥感学报. 2014(02)
[5]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时空格局分析[J]. 刘晓娜,封志明,姜鲁光,张景华.  资源科学. 2014(02)
[6]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J]. 吴琳娜,杨胜天,刘晓燕,罗娅,周旭,赵海根.  地理学报. 2014(01)
[7]Monitoring dynamic changes of global land cover types:fluctuations of major lakes in China every 8 days during 2000–2010[J]. Fangdi Sun,Yuanyuan Zhao,Peng Gong,Ronghua Ma,Yongjiu Da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4(02)
[8]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草堂溪为例[J]. 赵岩洁,李阳兵,邵景安.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6)
[9]近50a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J]. 王渊刚,罗格平,冯异星,韩其飞,范彬彬,陈耀亮.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6)
[10]县域农村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J]. 邓经川,杨庆媛,藏波,孙宇毅.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博士论文
[1]土地覆被—积雪对长白山地区季节性冻土的地温影响研究[D]. 孟祥君.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基于3S技术的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 王红雷.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掘分析与政策研究[D]. 陈昱.华中农业大学 2012
[4]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美学问题研究[D]. 蒋宇.西南大学 2012
[5]三峡库区(重庆)典型区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D]. 彭月.西南大学 2010
[6]重庆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研究[D]. 吴江.西南大学 2010
[7]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 梁长秀.北京林业大学 2009
[8]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 程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9]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 鲍文东.山东科技大学 2007
[10]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 李边疆.南京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GIS北碚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影响分析[D]. 胡琴.西南大学 2009
[2]基于SWAT模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要素的影响研究[D]. 李宏亮.河北师范大学 2007
[3]基于RS和GIS的区域景观格局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 董有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47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47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5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