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竹山县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及质量提升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20:34
  耕地作为生产生活的载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为农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挖掘耕地内在潜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为例,从耕地的自然质量、空间质量、管理质量与生态质量四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竹山县实地采样数据进行分析,以竹山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耕地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数据库为依托,对竹山县耕地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对耕地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限制因素评价模型,分析不同评价指标对耕地综合质量的限制程度。划定耕地综合质量限制因素区并针对不同限制因素区域对耕地综合质量提升潜力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竹山县耕地综合质量等级分布在三等~八等之间,三等地面积1101.81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74%,四等地15690.5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9.02%,五等地面积最大为17112.8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2.56%,六等地5513.8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3.71%,七等...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竹山县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及质量提升潜力研究


竹山县行政区划图

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图,堵河,北温带


图2.2竹山县高程图??竹山县属于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属于北温带,但地处汉江盆地、堵河盆??地,热量充足,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干湿交替界限明显

等级分布,综合质量,等级分布


4、耕地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对竹山县耕地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得到综合质量指数范围为0.5425?0.8602。将各??质量指数与耕地等级进行对应得到图4.1,研究区耕地综合质量等级分布在三等 ̄八??等之间,各等级耕地的面积占比如下图4.2所示。竹山县耕地主要集中在四等与五??等两个等级,这两个等级的耕地占比高达81.58%。其中五等的耕地面积最大为??17112.86公顷,占研究区耕地总面积的42.56%;八等的耕地面积最小为20.90公顷,??仅占耕地总面积的0.05%。??t播鼓镇'?;?>?义楼台乡〉??图例?^??*?竹山M政府?A???竹山边界线?<??■:?7-??=s?(??图4.1竹山县耕地综合质量等级分布图??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应用研究[J]. 曹阿楠,杜江岩,李林.  西部探矿工程. 2019(03)
[2]对耕地质量内涵的再认识[J]. 温良友,孔祥斌,辛芸娜,孙晓兵.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3)
[3]基于空间聚类分层抽样的黄骅市县域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样点布设[J]. 杨江燕,殷守强,张利,门明新,陈影.  资源科学. 2019(02)
[4]耕地分等定级现状及改进建议[J]. 赵玉领,王巍.  中国土地. 2019(02)
[5]南方丘陵区新增耕地质量空间特征研究——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J]. 余慧敏,杨小平,郭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6]鲁西北平原区耕地质量等别及产能核算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 王泽,闫弘文,崔传宝,张一萍.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01)
[7]基于提等潜力和主导因素的耕地质量监测类型区划分及布点方法[J]. 余慧敏,李伟峰,郭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1)
[8]基于农用地分等修正的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价[J]. 邹妮,胡倩倩,海洋宏,焦云腾,程文仕.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1)
[9]山地丘陵区村级尺度耕地质量评价及保护分区[J]. 熊想想,杨朝现,信桂新,魏朝富.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1)
[10]耕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述评及启示[J]. 臧良震,苏毅清.  生态经济. 2019(01)

硕士论文
[1]三江平原区耕地质量评价及时空演变规律研究[D]. 马慧婷.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克山县土地生产潜力研究[D]. 王烨.东北农业大学 2017
[3]长安区影响耕地质量的障碍因子分析及耕地生产潜力研究[D]. 彭要培.长安大学 2017
[4]基于限制因素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研究[D]. 黄琴.四川师范大学 2017
[5]基于ArcGIS的征地区片划分和综合地价测算研究[D]. 冯惠敏.山东农业大学 2014
[6]廉江市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D]. 熊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26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426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