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以来中国农村减贫:成效、逻辑与未来路径
发布时间:2021-12-02 12:01
精准扶贫以来,中国农村减贫取得巨大成效,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贫困人口减少、脱贫摘帽县数量增加、世界减贫的中国贡献;微观层面上,贫困人口收入、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依托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市场、社会的广泛参与,实现减贫主体的精准;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增加了贫困地区的财政供给,实现了减贫路径的精准;第三方评估的开展,保证了脱贫质量,实现了减贫保障的精准;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扶志""扶智"政策的实施、"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培育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减贫对象的精准。2020年后,中国面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叠压,可从统筹减贫主体、调整减贫路径、保障持续投入、重视相对贫困4个方面优化2020年后农村减贫路径。
【文章来源】:世界农业. 2020,(08)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精准扶贫以来农村减贫的逻辑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南易地扶贫搬迁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分阶段的讨论[J]. 朱永甜,余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5)
[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涵与脉络[J]. 郑风田. 人民论坛. 2020(02)
[3]论决胜脱贫攻坚的难点和对策[J]. 曾小溪,汪三贵.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4]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中国减贫历程与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J]. 叶兴庆,殷浩栋. 改革. 2019(12)
[5]瞄准国贫县的扶贫开发政策成效评估——基于1990-2010年县域数据的经验研究[J]. 周玉龙,孙久文. 南开经济研究. 2019(05)
[6]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贫困精准识别模型研究[J]. 罗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7]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展望——基于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的调查[J]. 付卫东,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8]“五个一批”助力脱贫攻坚[J]. 章文光. 人民论坛. 2019(20)
[9]精准扶贫与生态补偿的对接机制及典型途径——基于林业的案例分析[J]. 刘春腊,徐美,周克杨,曾凡超,刘子明.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10]基于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扶贫路径探析[J]. 李军红. 东岳论丛. 2019(02)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运行机制的优化问题研究[D]. 刘天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28397
【文章来源】:世界农业. 2020,(08)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精准扶贫以来农村减贫的逻辑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南易地扶贫搬迁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分阶段的讨论[J]. 朱永甜,余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5)
[2]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涵与脉络[J]. 郑风田. 人民论坛. 2020(02)
[3]论决胜脱贫攻坚的难点和对策[J]. 曾小溪,汪三贵.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4]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中国减贫历程与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J]. 叶兴庆,殷浩栋. 改革. 2019(12)
[5]瞄准国贫县的扶贫开发政策成效评估——基于1990-2010年县域数据的经验研究[J]. 周玉龙,孙久文. 南开经济研究. 2019(05)
[6]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贫困精准识别模型研究[J]. 罗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7]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展望——基于中西部6省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的调查[J]. 付卫东,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8]“五个一批”助力脱贫攻坚[J]. 章文光. 人民论坛. 2019(20)
[9]精准扶贫与生态补偿的对接机制及典型途径——基于林业的案例分析[J]. 刘春腊,徐美,周克杨,曾凡超,刘子明.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10]基于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扶贫路径探析[J]. 李军红. 东岳论丛. 2019(02)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与运行机制的优化问题研究[D]. 刘天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28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2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