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准脱贫过程中的“抓典型”及其生产逻辑——基于云南省小寨村的个案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9 05:22
自2013年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便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扶贫运动,官员们普遍采取"抓典型"的策略让贫困村快速脱贫致富。然而,这些地区往往很快又会陷入到发展低效的困境,形塑出"贫困洼地-抓典型-成功脱贫-发展低效"的怪圈。云南小寨村提供了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解释性范本。基于田野调查,从府际关系和国家-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抓典型"及其再生产的逻辑。研究发现,"抓典型"遵循了高层政府的政策强压力、地方政府的政策细规划、基层官员的积极执行和基层社会的主动配合四大行动逻辑。典型生产的实质是"试点-反馈-再试点-再反馈-推广"的渐进主义模式,最终实现由点到面,层层推进,规避重大决策失误。然而必须警惕"抓典型"过程中的以点代面、沦为政绩工程、私人偏好等异化现象。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典型”生产的解释框架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四、“典型”生产的具体逻辑:基于小寨村的精准脱贫实践
(一)政治性诱导:高层政府发出的政策信号
1.方向导引。
2.措施导引。
3.强激励导引。
(二)政策的具体规划:地方政府的政治运作和政策操作
1.竞争指标摊派。
2.资源集中。
3.制度输入。
4.强控制。
(三)策略性选择:基层政府官员的个体选择
(四)积极配合:地方社会的主动参与
五、“合作生产”:精准脱贫的一种经验类型
六、总结
本文编号:380525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典型”生产的解释框架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四、“典型”生产的具体逻辑:基于小寨村的精准脱贫实践
(一)政治性诱导:高层政府发出的政策信号
1.方向导引。
2.措施导引。
3.强激励导引。
(二)政策的具体规划:地方政府的政治运作和政策操作
1.竞争指标摊派。
2.资源集中。
3.制度输入。
4.强控制。
(三)策略性选择:基层政府官员的个体选择
(四)积极配合:地方社会的主动参与
五、“合作生产”:精准脱贫的一种经验类型
六、总结
本文编号:3805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80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