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及轨道交通影响的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27 03:21
土地利用变化受到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等的影响,预测其未来情景对政策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元胞自动机模型是模拟和预测不同规划政策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常用方法。本文基于GlobeLand30数据集,利用浙中城市群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校准FLUS模型,并模拟2010年土地利用格局,其总体精度、Kappa系数和图形优化(FOM)分别为89.74%、82.69%和29.86%。采用马尔可夫链预测2030年各类型土地总量,利用FLUS预测一般条件下(常规情景)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站点影响下(轨交情景)浙中城市群未来土地格局。结果表明,在5 km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建设用地增长影响较大,在该区域轨交情景比常规情景面积增加45.25 km2、且主要发生在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张主要通过侵占优质农田实现,轨交情景5 km范围内农田转化为建设用地比常规情景增加33.34 km2,建设用地扩张强度高于常规情景,其中最低扩张强度以上占比高于常规情景3.70%。景观指数表明,2种情景中林地、草地和水域格局具有较高相似性。本研究表明,综合使...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1794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1 研究区位置、行政区划和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浙中城市群区包括金华全市、衢州市的龙游县、丽水市的缙云县和绍兴市南部(图1(a))[29];其中金华市是浙中城市群主体,将其作为本研究的案例区域(后简称为浙中城市群)。该研究区包括2个市辖区(婺城区和金东区),4个县级市(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和永康市)和3个县(浦江县、武义县和....
图2 2000年和2010年基于GlobeLand30的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
本文采用多种类型的驱动因子来解释土地利用变化(表2)。其中,地形因子包括高程和坡度[35](图3(a)-(b)),社会经济因子包括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36-37](图3(c)-(d)),区位因子包括到市中心和到区县中心的距离(图3(c)-(f)),交通因子包括到主干道和到铁路的距....
图3 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
图22000年和2010年基于GlobeLand30的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2.2.2FLUS模型与模拟评价
图4 浙中城市群2010年真实与模拟土地利用格局
本文设计了2种情景反映轨道交通站点对城市群未来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常规情景根据研究区过去1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设定,不强调其他因素的影响;轨交情景重点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站点对土地利用的而影响。2种情景下各类型土地利用转移概率如图5所示。采用等间距法将转移概率分为5级:最低、较低....
本文编号:4041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41794.html
上一篇:沂蒙山区农户生计变迁及其住宅形态的响应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