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县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9 06: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主张促进扶贫脱贫攻坚,并将其纳入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脱贫工作的重点一直是改变思维方式。本研究目的在于对依兰县目前精准扶贫情况以及精准扶贫手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依兰县扶贫所达到的效果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并对依兰县贫困用户进行调研和访谈,了解其对于精准扶贫的认识,了解贫困户对后续精准扶贫工作的期望。通过实地调研方法,深入走访依兰县贫困居民,了解依兰县下属乡镇的具体贫困详情,对问题和原因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从而对目前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法和方段进行改进与完善,找出更加符合居民期望,探究提升精准扶贫水平的最优路径,以此更好地促进依兰县有针对性扶贫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精准扶贫提供可行建议。基于此,本文运用分析统计法、规范实证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针对依兰县精准扶贫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依兰县概况及贫困群众统计情况、贫困度与扶贫对象认定、扶贫主体间帮扶措施和精准扶贫产业体系建构状况入手诠释了其精准扶贫基本情况。从存在的问题上看,依兰县扶贫主体缺乏贫困意识,扶贫资源供需联系不畅,扶贫工作缺乏业务流程重建,而对扶贫过程监测的弱化,其直接关系到对扶贫成效的直接...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贫困的概念
2.1.2 精准扶贫的概念
2.1.3 精准脱贫的概念
2.1.4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辩证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权利贫困理论与包容性增长减贫理论
2.2.2 参与式扶贫理念与合作型反贫困理论
2.2.3 涓滴理论与利贫式减贫理念
2.3 本章小结
3 依兰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状
3.1 依兰县概况及贫困群众统计情况
3.1.1 依兰县基本情况介绍
3.1.2 依兰县贫困群众统计概况
3.2 贫困度与扶贫对象认定
3.2.1 贫困户精准识别机制
3.2.2 贫困户认定办法
3.3 扶贫主体间帮扶措施
3.3.1 “六农”工程帮扶机制
3.3.2 农民股权基金帮扶模式
3.3.3 精准扶贫联动援助机制
3.4 精准扶贫产业体系建构状况
3.4.1 贫困人口优化与扶贫项目相结合
3.4.2 以均等化服务预防返贫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依兰县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依兰县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4.1.1 贫困户识别水平低
4.1.2 政府与企业缺乏扶贫参与性
4.1.3 区域缺乏长效扶贫产业
4.1.4 贫困人口返贫率高
4.2 依兰县精准扶贫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扶贫主体意识存在分歧
4.2.2 扶贫产业资源供需渠道不畅
4.2.3 精准扶贫业务流程不合理
4.2.4 缺乏精准扶贫成果量化考核制度
4.3 本章小结
5 依兰县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精准扶贫对象识别与管理制度
5.1.1 建构精准化贫困户识别机制
5.1.2 创新多维贫困识别方式
5.2 建立政府与县域村镇的联动化精准扶贫路径
5.2.1 建构多方联动的精准扶贫机制
5.2.2 提高政府与村民协同治理配合性
5.3 建构制度化扶贫和返贫防控机制
5.3.1 建立县域多主体联动扶贫机制
5.3.2 优化常态化县域精准扶贫协同制度
5.4 建构完善精准扶贫效果计量机制
5.4.1 建构脱贫目标体系
5.4.2 完善精准扶贫动态考核机制
5.4.3 完善扶贫动态监管与考核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57292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贫困的概念
2.1.2 精准扶贫的概念
2.1.3 精准脱贫的概念
2.1.4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辩证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权利贫困理论与包容性增长减贫理论
2.2.2 参与式扶贫理念与合作型反贫困理论
2.2.3 涓滴理论与利贫式减贫理念
2.3 本章小结
3 依兰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状
3.1 依兰县概况及贫困群众统计情况
3.1.1 依兰县基本情况介绍
3.1.2 依兰县贫困群众统计概况
3.2 贫困度与扶贫对象认定
3.2.1 贫困户精准识别机制
3.2.2 贫困户认定办法
3.3 扶贫主体间帮扶措施
3.3.1 “六农”工程帮扶机制
3.3.2 农民股权基金帮扶模式
3.3.3 精准扶贫联动援助机制
3.4 精准扶贫产业体系建构状况
3.4.1 贫困人口优化与扶贫项目相结合
3.4.2 以均等化服务预防返贫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依兰县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依兰县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4.1.1 贫困户识别水平低
4.1.2 政府与企业缺乏扶贫参与性
4.1.3 区域缺乏长效扶贫产业
4.1.4 贫困人口返贫率高
4.2 依兰县精准扶贫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扶贫主体意识存在分歧
4.2.2 扶贫产业资源供需渠道不畅
4.2.3 精准扶贫业务流程不合理
4.2.4 缺乏精准扶贫成果量化考核制度
4.3 本章小结
5 依兰县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精准扶贫对象识别与管理制度
5.1.1 建构精准化贫困户识别机制
5.1.2 创新多维贫困识别方式
5.2 建立政府与县域村镇的联动化精准扶贫路径
5.2.1 建构多方联动的精准扶贫机制
5.2.2 提高政府与村民协同治理配合性
5.3 建构制度化扶贫和返贫防控机制
5.3.1 建立县域多主体联动扶贫机制
5.3.2 优化常态化县域精准扶贫协同制度
5.4 建构完善精准扶贫效果计量机制
5.4.1 建构脱贫目标体系
5.4.2 完善精准扶贫动态考核机制
5.4.3 完善扶贫动态监管与考核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57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57292.html
上一篇:产业扶贫对贫困户的收入增加效应实证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