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07 05:03
本文关键词: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平均经济增速达到了9.8%以上,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目前仍是以加大投资、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需求却是严重不足的。研究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可为国家的刺激消费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丰富相关实证研究。自2000年以来,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来源也增多,同时,我国复杂的经济环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导致居民的收入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受自然因素、产品市场供求、生产经营成本变动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障能力差、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及保障法制不健全,农村居民的医疗支出增加;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的改革,也加剧了不确定性。因此,本文从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视角,研究了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现状。从消费总体和消费结构层级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对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进行了测度,并将不确定性变量引入消费者效用函数,推导了消费函数解析式。第三部分,从两方面研究了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第一方面,从离差调整率视角,分析了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第二方面,从组合预测视角,分析了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分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消费理论的相关研究。第三章为消费现状分析。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和农村居民消费决策时面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同时,测度了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第四章为模型理论分析和相关检验理论分析。本文将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引入消费者效用函数,推导了消费函数解析式。同时,描述了相关估计理论。第五章研究了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用离差调整率方法测度了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研究了这种测度下,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住房支出会挤占消费;居民消费行为存在习惯效应;农村居民纯收入仍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变量;当不确定性变量值为正数时,即存在“利好”消息,如收入增加(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利好”消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消费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利好”消息),该不确定性因素会增加消费者的消费;当不确定性变量为负值,即实际值小于预期值,存在“利空”消息,消费者则会降低消费。第六章基于组合预测视角研究了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强的习惯形成效应,且习惯效应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显著为正;组合预测降低了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解释程度;组合预测降低了收入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对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增大了消费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第七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特色主要有三点:第一,本文用离差调整率方法测度了不确定性。用这种方法测度的不确定性存在正负值,可反映不确定性的方向变化。因此,本人认为不确定性如同资本市场的风险(风险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是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一样,当不确定变量为正值时,存在“利好”消息,如收入增加(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利好,,消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消费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利好”消息),该不确定性因素会增加消费者的消费;当不确定性变量为负值,存在“利空”消息,消费者则会降低消费。第二,本文沿用了以往的不确定性测度方法,主要测度了三种不同的不确定性(收入的四分位差、消费的四分位差、短期贷款实际利率),对比分析了组合预测和非组合预测情况下,不确定性因素对消费的影响。第三,本文的模型设定过程具有微观基础,同时,在动态求解过程中,设定了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满足“改进的随机游走假说”(即未来值是当期值在一定比例程度上随机波动的结果)。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的不确定性 收入的不确定性 预防性储蓄动机 流动性约束 离差调整率 组合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1. 绪论13-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3-16
- 1.1.1 选题背景13-15
- 1.1.2 选题意义15-16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6-18
- 1.2.1 研究内容16-17
- 1.2.2 研究方法17-18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18-20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18-19
- 1.3.2 不足之处19-20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0-33
- 2.1 国外研究综述20-26
- 2.1.1 绝对收入假说20-21
- 2.1.2 相对收入假说21
- 2.1.3 生命周期假说21-22
- 2.1.4 持久收入假说22-23
- 2.1.5 随机游走假说23
- 2.1.6 预防性储蓄理论23-24
- 2.1.7 流动性约束假说24-25
- 2.1.8 缓冲储备假说25-26
- 2.2 国内研究综述26-33
- 2.2.1 基于收入不确定性角度的研究综述26-28
- 2.2.2 基于消费不确定性角度的研究综述28
- 2.2.3 基于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两角度的研究综述28-29
- 2.2.4 其它相关研究29-33
- 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理论分析33-45
- 3.1 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33-39
- 3.2 不确定性分析39-45
- 3.2.1 不确定性的定义39
- 3.2.2 收入不确定性、消费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数量分析研究39-42
- 3.2.3 不确定性的测度42-45
- 4. 消费理论模型构建和相关统计检验理论45-56
- 4.1 消费理论模型构建45-50
- 4.2 理论模型评价50-51
- 4.3 相关统计检验理论51-56
- 4.3.1 单位根检验51-54
- 4.3.2 协整检验54-56
- 5. 收入的不确定性和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面板研究——基于离差调整率视角的分析56-64
- 5.1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56-57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57-59
- 5.3 变量平稳性检验59-60
- 5.4 协整分析60-61
- 5.5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61-64
- 6. 不确定性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面板研究——基于组合预测视角的分析64-74
- 6.1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64-65
- 6.2 描述性统计分析65-67
- 6.3 组合预测相关理论67-69
- 6.4 平稳性检验69-71
- 6.5 协整分析71
- 6.6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71-74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74-77
- 7.1 研究结论74-75
- 7.2 政策建议75-77
- 参考文献77-81
- 附录181-85
- 附录285-87
- 后记87-88
- 致谢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黄炳艺,谢继翔;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分析与预测——兼议启动农村消费的对策[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年02期
2 柳思维;关于重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思考[J];消费经济;2001年03期
3 赵明辉;拓展农村居民消费空间的约束因素及对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李帅帅;关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思考[J];经济视角;2004年06期
5 刘文华;王琦;;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何超过城市[J];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09期
6 张丽民;;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J];经济视角;2006年10期
7 陈阿兴;王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的实证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30期
8 何永香;李雪玲;;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综述[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09期
9 马荣贵;;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与预测[J];中国市场;2007年40期
10 王天宇;;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几点思考[J];政策w,
本文编号:428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2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