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15:20
本文关键词: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及对策研究
【摘要】:重庆地票制度历经近八年时间,在增加城镇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保护耕地以及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上卓有成效。从其运行时间来看,重庆地票仍是一个年轻的土地制度,因而在其实践中尚存在值得改进完善的地方。在重庆地票运行的三个阶段中,复垦阶段是地票的生产阶段,相较于地票的使用和交易阶段,该阶段参与主体众多,包含土地权利人、行政单位与其他专业技术机构,其中,土地权利人主要参与到复垦阶段,且参与内容关系其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关注因参与主体构成复杂而形成的有损于土地权利人权益和影响重庆地票复垦阶段运行的风险。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为完善这一阶段运行提出对策建议,并充实重庆地票相关理论。论文内容的具体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目标倒推法、风险矩阵法及Borda序值法。借鉴风险管理理论,按照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的流程,逐步推进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研究,并提出风险应对对策。首先,风险识别。运用“目标倒推法”,以目标作为准绳,反向推演,识别出影响重庆地票复垦阶段目标的五种风险,分别是“合法稳定住所”模糊界定风险、土地权利人意见申诉渠道不畅通风险、附属设施用地面积认定标准不统一风险、复垦后耕地质量风险和复垦数量与地票交易数量不匹配风险。其次,风险分析。基于已识别出的五种风险,挖掘了与每种风险相关的事物特质和可能形成风险的原因点、当前重庆地票复垦阶段的管理控制措施缺陷,以及评估了每种风险的后果和可能性,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依据。再次,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矩阵法对重庆地票复垦阶段的五种风险进行评价,并借助Borda序值法,得出复垦后耕地质量风险复垦数量与地票交易数量不匹配的风险土地权利人意见申诉渠道不畅通风险“合法稳定住所”模糊界定的风险附属设施用地面积认定标准不统一风险的风险级别排序结果。最后,风险应对。结合重庆地票复垦阶段的风险分析内容和由风险评价结果排序出的风险应对优先次序,依次提出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复垦行为、严格管控复垦申请环节、建立农户意见疏导渠道、分类处理合法稳定住所的证明材料和制定统一的附属设施用地面积认定标准五个对策,以期防范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保证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顺利运行。
【关键词】:地票 复垦 风险管理 耕地 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绪论9-21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
- 1.2 文献综述10-17
- 1.2.1 国外土地发展权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1.2.3 文献综述小结16-17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17-18
- 1.3.1 研究方法17
- 1.3.2 研究内容17-18
- 1.4 研究创新点与技术路线18-21
- 1.4.1 研究创新点18
- 1.4.2 技术路线18-21
- 2 重庆地票背景介绍及运行阶段划分21-27
- 2.1 重庆地票背景介绍21-24
- 2.1.1 国家土地制度约束21
- 2.1.2 耕地空间被挤压21-23
- 2.1.3 城乡统筹试点23-24
- 2.2 重庆地票发展历程24-25
- 2.3 重庆地票运行阶段划分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3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依据、流程及主客体分析27-35
- 3.1 重庆地票生成关键环节27
- 3.2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依据27-29
- 3.2.1 复垦范围依据28
- 3.2.2 复垦行为依据28-29
- 3.3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流程29-31
- 3.4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参与主体及参与客体分析31-34
- 3.4.1 参与主体分析32-34
- 3.4.2 参与客体分析34
- 3.5 本章小结34-35
- 4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识别35-45
- 4.1 风险与风险识别的内涵及风险识别方法35-37
- 4.1.1 风险与风险识别内涵35-36
- 4.1.2 风险识别方法——“目标倒推法”36-37
- 4.2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识别过程37-43
- 4.2.1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目标37-39
- 4.2.2 目标倒推法下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识别过程39-40
- 4.2.3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描述40-43
- 4.3 本章小结43-45
- 5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分析45-57
- 5.1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分析的内容解释45-46
- 5.2“合法稳定住所”模糊界定的风险46-47
- 5.2.1 对风险的深入理解46
- 5.2.2 后果和可能性估计46-47
- 5.3 土地权利人意见申诉渠道不畅通风险47-49
- 5.3.1 对风险的深入理解47-48
- 5.3.2 后果和可能性估计48-49
- 5.4 附属设施用地面积认定标准不统一风险49-51
- 5.4.1 对风险的深入理解49-51
- 5.4.2 后果和可能性估计51
- 5.5 复垦后耕地质量风险51-53
- 5.5.1 对风险的深入理解51-53
- 5.5.2 后果和可能性估计53
- 5.6 复垦数量与地票交易数量不匹配风险53-56
- 5.6.1 对风险的深入理解53-56
- 5.6.2 后果和可能性估计56
- 5.7 本章小结56-57
- 6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评价57-67
- 6.1 风险矩阵方法的选择57-58
- 6.2 风险矩阵方法原理介绍58-61
- 6.2.1 原始风险矩阵58-60
- 6.2.2 Borda序值法60-61
- 6.3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评价61-65
- 6.3.1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影响等级评估61-62
- 6.3.2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评价过程62-64
- 6.3.3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评价结论64-65
- 6.4 本章小结65-67
- 7 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应对对策67-73
- 7.1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复垦行为67-68
- 7.2 严格管控复垦申请环节68-69
- 7.2.1 有利的外部控制措施——地票转让交易68-69
- 7.2.2 复垦申请环节的内部控制措施69
- 7.3 建立土地权利人意见疏导渠道69-70
- 7.3.1 设置村民会议监督小组和与会人员签字确认会议结果的程序69-70
- 7.3.2 区县政府设立有关复垦项目运行工作的信访小组70
- 7.4 分类处理合法稳定住所的证明材料70-71
- 7.5 制定统一的附属设施用地面积认定标准71
- 7.6 本章小结71-73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73-77
- 8.1 研究结论73-74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74-77
- 8.2.1 研究不足74-75
- 8.2.2 研究展望75-77
- 致谢77-79
- 参考文献79-83
- 附录83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晴光;;制造企业ERP实施的阶段风险[J];企业管理;2008年08期
2 郭启彬,徐光;计划阶段风险探析[J];中国审计;1999年11期
3 王求真;马庆国;;基于两阶段风险的定制类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绩效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刘云雷;;海外项目市场开发阶段风险预控阐述[J];知识经济;2014年03期
5 李希义;;科技金融现发展阶段风险不容小觑[J];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15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萍萍;邮储银行部署下阶段风险工作重点[N];中国邮政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恒婧;重庆地票复垦阶段风险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欧阳新枝;具有偏好信息的多阶段风险投资的决策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1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571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