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评价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5 17:27

  本文关键词: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评价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发展质量 结构和效率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摘要】: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国家连续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各级政府把农业问题看作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三农”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农业的发展问题。农业的发展从时间上来看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截面来看,是一个多维度的发展。衡量农业发展水平不仅从总量的角度分析,更重要的是从质量的角度分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关注质量比关注总量更加重要。质量主要由结构和效率决定。因此,主要运用结构指标和效率指标来描述农业多维度发展质量的优劣程度。本文选取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进行比较。为评价农业发展质量做出尝试。本文在现有对农业发展质量的研究基础上,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支持保障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四个维度,选取十年数据,对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呈上升趋势;同时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三个维度,选取五年平均数据,横向对呼和浩特农业发展主要五个旗县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各旗县发展不平衡,其中土左旗和托县农业发展质量优于和林县、清水河县和武川县。并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制约呼和浩特市的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针对改善农业发展质量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业发展质量 结构和效率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引言10-14
  • 1.1 选题背景10
  • 1.2 选题目的10-11
  • 1.3 选题意义11
  • 1.4 研究方法11-12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12-14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14-18
  • 2.1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2.1.1 农业发展的理论研究14
  • 2.1.2 农业发展阶段研究14-15
  • 2.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2.2.1 农业发展理论研究15
  • 2.2.2 农业发展阶段及特征研究15-16
  • 2.2.3 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16
  • 2.3 综述小结16-17
  • 2.4 概念界定17-18
  • 3 农业发展的阶段及特征18-20
  • 3.1 原始农业阶段及特征18
  • 3.2 传统农业阶段及特征18
  • 3.3 现代农业阶段及特征18-20
  • 4 呼和浩特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情况20-27
  • 4.1 呼和浩特市区域概况20
  • 4.2 第一产业生产值情况20-22
  • 4.3 呼和浩特市农业资源及农业装备水平22
  • 4.4 农业经营模式现状22-23
  • 4.5 主要农产品产量23-24
  • 4.6 各旗县区农业发展差异大24-25
  • 4.7 呼和浩特农业发展特征25-27
  • 5 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7-34
  • 5.1 农业发展质量的内涵界定27-29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定29-32
  • 5.3 数据的处理32
  • 5.4 评价方法的选择32-34
  • 6 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纵向评价及分析34-48
  • 6.1 十年间农业投入水平评价及分析34-36
  • 6.2 十年间农业产出水平评价及分析36-38
  • 6.3 十年间农业支持保障水平评价及分析38-40
  • 6.4 十年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40-43
  • 6.5 十年间农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及分析43-48
  • 7 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横向评价与分析48-60
  • 7.1 五个旗县区农业投入水平评价及分析49-51
  • 7.2 五个旗县区农业产出水平评价及分析51-53
  • 7.3 五个旗县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53-54
  • 7.4 五个旗县区农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及分析54-58
  • 7.5 评价分析小结58-60
  • 8 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60-62
  • 8.1 呼和浩特市农业发展质量制约因素60-61
  • 8.1.1 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小60
  • 8.1.2 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60
  • 8.1.3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60-61
  • 8.1.4 土地流转率小61
  • 8.2 对策建议61-62
  • 9 结论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6
  • 作者简介66


本文编号:572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572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