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9:26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南省 农业科技 农民收入


【摘要】:农民的增收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重心。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为改善城乡二元化提供了基础,但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问题确实存在,若想发展健康农业,保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快速提高农民的收入,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立足河南省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问题,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农民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解决河南省的农民增收问题对其他省份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从论文的研究背景出发,接着阐述了论文的写作目的及意义,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相关的研究文献,再次,本章节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图表分析法,对文章做了一个最基础的讲解。第二部分主要研究的是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先从概念入手,讲述了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本身的概念以及评价标准,其次,讲述了本文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例如,古典经济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国民收入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第三部分立足于河南省这一具体的省份进行分析,从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的指标内容和量化分析两个角度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的现状,同时,也用数据分析了河南省农民收入的现状,最后,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计量分析的角度讨论了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采取的计量方法有:单位根检验、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根据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这就是第五部分的主要内容。例如: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完善农业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政府功能等。
【关键词】:河南省 农业科技 农民收入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3;F323.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8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3 研究述评15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5-18
  • 1.4.1 研究内容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1.4.3 技术路线17-18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8-24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8-19
  • 2.1.1 农业科技进步18
  • 2.1.2 农民收入18-19
  • 2.2 理论基础19-24
  • 2.2.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19-21
  • 2.2.2 农民增收问题理论21-24
  • 3 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24-32
  • 3.1 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的现状分析24-26
  • 3.1.1 从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容来看24-25
  • 3.1.2 农业科技进步的量化分析25-26
  • 3.2 河南省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26-27
  • 3.3 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27-32
  • 3.3.1 农民方面27-29
  • 3.3.2 农业科技进步方面29-30
  • 3.3.3 政府方面30
  • 3.3.4 农业产业结构方面30-32
  • 4 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32-38
  • 4.1 数据说明32-33
  • 4.2 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33-38
  • 4.2.1 单位根检验33
  • 4.2.2 VAR模型的构建33-34
  • 4.2.3 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34
  • 4.2.4 Johansen协整检验34-35
  • 4.2.5 Granger因果检验35-36
  • 4.2.6 脉冲响应分析36
  • 4.2.7 小结36-38
  • 5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38-42
  • 5.1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完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38-39
  • 5.2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39
  • 5.3 完善农业劳动力转移制度39-40
  • 5.4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40
  • 5.5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40-42
  • 6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建华,徐南孙;对加快我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几点看法[J];江西农业经济;2001年01期

2 马述忠;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1期

3 汪新华;从种苗抓起 全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J];乡镇经济;2001年09期

4 马述忠,黄祖辉;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选择[J];科技导报;2001年02期

5 徐南孙,徐容乐,黎建华;加快我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研究[J];南昌水专学报;2001年01期

6 彭松森;试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J];山东农业;2001年12期

7 张万礼;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1年02期

8 万荣先,儒林;强化措施 推动沂蒙农业科技进步[J];科学与管理;2001年02期

9 刘国瑜,刘崇建;协调农业科技供求 加速农业科技进步[J];南京农专学报;2002年03期

10 杨旺林;加速推进农业科技进步[J];云南农业;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海兵;于贺玲;张殿波;;简析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田宝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测度与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潘鸿;刘刚;;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4 安凯春;杜薇薇;;不断提升学会发展能力为农业科技进步做贡献[A];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学会学术工作创新发展——中西南学会学研究第31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唐厚传;;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钱森;;军队农场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探析[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7 ;后记[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嫩华;;改革创新重建县级农技推广“核心”[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9 ;后记[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阎世存 彭娟;我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N];菏泽日报;2012年

2 记者 彭丽;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粮食“九连增”[N];中国化工报;2012年

3 ;自主创新:农业科技进步的澎湃动力[N];新华日报;2014年

4 钱康南;加速农业科技进步 缩小与国际农业差距[N];中国贸易报;2001年

5 记者 洪琦;我区推出农业科技进步新方案[N];宁夏日报;2005年

6 记者 周文菁;上海率先进行农业科技进步立法[N];解放日报;2007年

7 徐盘钢;上海率先立法促农业科技进步[N];农民日报;2007年

8 杨傲多;加大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力度[N];法制日报;2007年

9 ;上海市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若干规定[N];解放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杨甲忠 记者 冯翠昕;农业科技进步年农民“礼品”多[N];承德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琦;辽宁省农业科技进步与城市化协同发展的机理和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黄爱科;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3 侯博海;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4 祖立义;农技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5 周小龙;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6 郑海兵;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红涛;农业科技进步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郝慧芳;公共财政对辽宁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效果及改进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曹欢;上海农业科技进步的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杨莉勤;建国后无锡农业科技进步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24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724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