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探讨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1-23 09:19

  本文关键词:探讨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业 旅游经济效应 区域经济增长


【摘要】:旅游业是与国民经济的诸多产业有着深刻联系一种关联性强、覆盖面广的综合性产业,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地位的提升,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日益明显。本文从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上,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旨在为区域旅游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驻马店市薄山湖水库管理局;
【分类号】:F592.7;F127
【正文快照】: 1、旅游业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它目的,离开常驻地,到另外的地方去,并且在当地停留,但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业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我们很难为其给出一个既确切又周密的定义。因而在国际上,对旅游业的定义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旅游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瞿华;夏杰长;;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9年数据[J];财贸经济;2011年08期

2 闫喜琴;;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中原旅游的区域合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张佰瑞;;北京旅游就业效应和就业乘数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把多勋;杨光;;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10期

2 曾康华;彭雯雯;;基于VAR模型的影响我国境内旅游人数因素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3年04期

3 刘嘉毅;;国内文化旅游品牌研究:回望与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李忠斌;万享明;;旅游业与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旅游论坛;2013年03期

5 李兴;王健;;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调研及贡献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J];农业工程;2013年03期

6 刘明定;;中原根文化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瞿华;夏杰长;马鹏;;我国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基于1978-2010年数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3期

8 王刚;陈建成;胡明形;;林业对绿色经济和绿色就业的作用研究[J];林业经济;2013年02期

9 夏杰长;瞿华;;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和收入水平的关系研究——基于1994~2010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张志国;;京城“蟹王”李德义[J];绿色中国;2013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旋;干晓蓉;;陕西国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军;谭江涛;;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探讨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学与宜昌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6年40期

2 任怡;李家军;;基于公平与效率替代模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公平效率论[J];农场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3 夏鑫;;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J];才智;2008年05期

4 王亚清;;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研究[J];知识经济;2008年10期

5 夏鑫;;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08期

6 杨德志;;以效率为中心加快区域经济增长[J];才智;2011年20期

7 方林,杨缨,王芝光,杨荣俊,曾富善,曾春平;关于井冈山区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原则和产业群建立[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4期

8 熊卫平;论现代集约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司正家;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略[J];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10 阮晔,马海燕;论新疆非均衡区域经济增长战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晓合;李巍;;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政府转型效应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2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基于江西省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桂元;高艳;;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4 陈春林;;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结构及其类型划分[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5期(总第20期)[C];2012年

5 石敏俊;王妍;张卓颖;;区际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式[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东霞;李彬联;;广东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文化原因研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工业提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N];北大荒日报;2009年

2 记者 姜蕴真;新东产业集聚区铺就区域经济增长“快速路”[N];安阳日报;2012年

3 通讯员 达新正;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红河日报;2013年

4 延安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张娟;延安市以统筹城乡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增长[N];延安日报;2013年

5 侯杰 华中科技大学;形成新区域经济增长极[N];经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杜鹏飞;激发区域经济增长活力[N];阿勒泰日报(汉);2014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APEC与东亚合作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 赵江林;“一带一路”: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新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记者 陆艳红;九三管委会积极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北大荒日报;2014年

9 周京奎;房地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N];天津日报;2007年

10 临汾市委党校副教育长 刘佶鹏;行政区域经济增长的统计问题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文学;知识溢出与落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玉明;知识溢出、空间依赖与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徐涤非;产权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杨春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8 王立平;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赵广君;上海公共支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于铭;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河南省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檀隽;甘肃省商业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聂建超;知识溢出对杭州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袁昌荣;基于空间计量理论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王茉;FDI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汪金花;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韩芳明;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周璐瑶;辽宁省金融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9 贾慧英;我国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胡冰;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17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217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