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18-01-10 06:12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探究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要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完善,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服务机制组成至少应包括"制度安排、实施运行、激励措施、信息分享"四个层面,由此构建的社会服务机制,可以有力保障社会服务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培育,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规范社会服务环境。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ocial service mechanism should at least include the system arran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eration, and the incentive measures. Four levels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e social service mechanism can guarantee the high quality of social service activit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service ability, thus promo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skilled personnel and standardize the social service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分类号】:G719.2
【正文快照】: 高职院校是现代大学与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之间分化及整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职业化、专业化的学校形式,其产生与经济产业结构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行业企业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其办学宗旨和方向,与普通高校相比,社会服务功能显得更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查吉德;;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策略[J];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2 马元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创收激励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2期

3 李悠;;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J];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4 陈绣瑶;;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年10期

5 盖馥;;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李庆志;左为民;;我国高等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5期

7 成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渊;;基于创收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袁红萍;朱红;;常州科教园区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J];纺织教育;2008年06期

3 范莉莎;;柳州职教园区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初探[J];广西教育;2012年19期

4 吴怡;;职业教育教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5 黄丽;辛琼芝;;高职高专临床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的必要性及途径[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陈钢;;湖南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中的主体因素分析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3年09期

7 姚琦;宁齐元;何瑛;;高职成人教育与职业岗位需求深度对接研究[J];成人教育;2013年10期

8 欧阳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创新途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年03期

9 刘海臣;;构建生工专业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分析[J];大学教育;2013年22期

10 陈增明;余香;;中高职会计专业实现有效衔接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师资队伍调研数据[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俊梅;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职后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颜嘉慧;基于网络平台的函授教育新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李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负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琰;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7 于辉;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赵姗;基于工作分析的高校教师岗位职责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覃曼丽;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10 刘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明,沈建良;函授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苟兴旺;吴介军;薛惠锋;寇晓东;;高校教育资源分类及其优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周世青;;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及思考[J];高教论坛;2009年12期

4 罗金彪;;浅析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马元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创收激励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2期

6 赵向军;吕同斌;胡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严明;;服务社会:高等教育功能定位的重新审视[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9 王加林;;成人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努力方向[J];教育与职业;2005年14期

10 林金良;黄东昱;;从学校管理视野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年1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昊;发达国家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李波;区域高校社会服务问题分析与发展对策[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孙开州;构建科学的地市高校社会服务机制框架体系[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4 鹿红娟;陈士俊;;影响区域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4期

5 富红;;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锤炼爱心的社会服务课[J];中国妇运;2006年06期

7 李新荣;;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特点及其实现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3期

8 高福安;卜希霆;杨硕;乔兰;;现代大学职能与社会服务机制创新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杨虹;;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准确定位[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8期

10 杜佩莲;;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光;董维春;;战后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其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高巍;佘宇;;沈阳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关于设立“云南省年鉴研究会培训中心”的通知[A];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年鉴论文选(续集)[C];2006年

4 李卫东;张晁军;赵桂儒;陈会忠;;大数据与地震社会服务[A];大数据、云计算与地球物理应用研讨活动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林万雄;;《现代社会亟待确认的“第三领域”》[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专辑[C];2000年

6 杨国明;;浅谈高校社科联“三下乡”开展社会服务的组织形式及其作用[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施春林;;图书馆产业化理论初探[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邓焰;;博物馆与社会服务刍议[A];北京博物馆学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文集[C];1987年

9 霍瑞平;;加快学会改革发展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杜保德;邓志峰;;以服务为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涛;“社会服务令”让轻罪者重返社会[N];深圳特区报;2007年

2 知名杂文家 黎明 自由撰稿人 那小放 独立学者 许斌 媒体评论员 高剑 李坚;“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将带来什么?[N];东莞日报;2009年

3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朱希祥;不应矮化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N];文汇报;2010年

4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 关信平;把握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必备之书[N];光明日报;2011年

5 记者 张荣 王昕;社会服务实现全方位高效率[N];天津政法报;2013年

6 记者 王天雨;积极整合资源 创新社会服务[N];四川政协报;2014年

7 本报评论员 韦祖伟;激活社会组织完善社会服务[N];贵阳日报;2014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陈晓薇 周 森张妍;用“社会服务令”处罚轻微罪错[N];深圳商报;2005年

9 李修松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 本报记者 孙龙 采访整理;用自己的学识为社会服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颜芳;“扶老携幼”,呼唤专业的社会服务[N];新华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浩源;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张琳;地方高校社会服务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马洪香;民主党派社会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单红伟;天津市滨海新区流动儿童社会服务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5 曾晓伟;经济转型背景下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服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易洪波;高校社会服务集群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涂双滨;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激励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8 周颖;我国社会服务令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郑文钦;关于在我国引入“社会服务令”的思考[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王健;天主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4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04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3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