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乡土情结视域下市郊农业旅游的路径优化

发布时间:2018-01-10 07:07

  本文关键词:乡土情结视域下市郊农业旅游的路径优化 出处:《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乡土情结 农业功能 农村旅游 绿色休闲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的市郊农业,在保障城市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亦给城市居民提供旅游服务,丰富国人的休闲形式,推动着健康、绿色、科学的休闲。市郊农业供给侧的新业态,应在传统乡土情结的基础上,寻求市郊农业旅游的优化路径。当前市郊农业旅游项目存在区位布局失误、服务功能单一和区域融合程度较低等问题。建议将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市郊农业旅游这一载体之中,合理设置区位,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文化品位,推进农业旅游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当中,实现市郊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City suburb agriculture, ensuring the supply of basic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also for the city residents to provide travel services, rich people's leisure, promote a healthy, green, scientific leisure. The new format in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local feeling knot on the outskirts of seeking optimal path agricultural tourism. The tourism projects are suburban agriculture location error, single function and low degre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problems. Suggestions will be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to the suburbs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as a carrier, setting up reasonable location, expand services, enhance the cultural quality, promote agricultural tourism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region economy and society,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agricultural tourism.

【作者单位】: 广东科技学院思政部;
【基金】:广东科技学院科研一般项目(GKY-2014KYYB-17)
【分类号】:F592;F323
【正文快照】: 我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业不单是国人安身立命的谋生之业,更是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民族禀赋传统的文化之业。在农业生产和农耕文明的濡染下,国人对土地和种养植物有着特殊的情感———乡土情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脱离农业生产,进入城市,植根于民族文化血脉的乡土情结凸显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崔悦;;论锡伯族作家佟加·庆夫小说的乡土情结[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4期

2 王亚亚;;乡土情结的嬗变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认同[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张景飞;;农户“乡土情结”之我论——基于暑期SRT调研[J];吉林农业;2010年09期

4 周继志;;澧水断想[J];经济;2008年11期

5 高伯海;;莫再品牌不自信[J];中国品牌;2012年02期

6 陈首;;流动中国的乡土情结[J];新产经;2014年01期

7 安红军;;贾平凹创作的乡土情结[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8 金艺;;谈民间艺术的乡土情结[J];美术界;2011年05期

9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生贵;乡土情结的文化美学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毛天祥;别再逼企业家们“拉帮结伙”[N];民营经济报;2006年

3 毛天祥;别再让企业家们“拉帮结伙”[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井石;割不断的乡土情结[N];青海日报;2002年

5 吴义勤;乡土情结与现代意识[N];文艺报;2003年

6 陈先元;春节:传统节日的当代解读[N];解放日报;2004年

7 全国政协委员 何星亮 本报记者 杨雪梅 整理;过好我们的“文化年”[N];人民日报;2011年

8 龚丹韵;回家,,再远也要回家[N];解放日报;2014年

9 南京大学教授 朱国云;创业富民: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现实选择[N];人民日报;2010年

10 丁杨;从头读孔孟 文思故乡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鸿珍;陕南作家的乡土情结与陕南社会[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2 张立志;乡土情结和民族意识的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萍;论贾平凹的乡土情结[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白忠德;都市里的乡土歌者[D];西北大学;2009年

5 春阳;黑土地上的坚守—蔡天心论[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利英;九十年代河南乡土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4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04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