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关键词:武陵山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理论月刊》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传承 武陵山区 湖北民族学院 产业发展研究 三峡大学 服务区域 计算机科学 民族地区
【摘要】:正武陵山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于2011年12月,由湖北民族学院牵头,联合华中师范大学、三峡大学、恩施州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武陵山片区旅游企业等协同单位共同组建。中心以民族学为依托,以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为重点,以文化学、经济学、法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支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组建了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武陵山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武陵山区域治理与社会发展等研究团队,形成
[Abstract]:Is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was established in December 2011, led by the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United, cooperative units Enshi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enterprises jointly set up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tourism. Based on the center of ethnology, the stud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 and ethnic areas, with cultural studies, economics, law and computer science as the support, to serv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the guide, set up the Wuling Mountain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ies in Wuling Mountain, Wuling Mountain regional governanc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team formation
【分类号】:C932
【正文快照】: 武陵山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于2011年12月,由湖北民族学院牵头,联合华中师范大学、三峡大学、恩施州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武陵山片区旅游企业等协同单位共同组建。中心以民族学为依托,以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为重点,以文化学、经济学、法学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正江;;培育和开发民族文化产业 加快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J];铜仁地委党校铜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陈心林;民族文化产业:西部开发中的优先领域[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金毅;;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锁定[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和自兴;;丽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06年07期
5 和自兴;;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丁树群;;浅谈当前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胡静;顾江;;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经济管理;2007年21期
8 袁立擎;高晓华;;全球化视域下民族文化产业的现实境遇与发展理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周俊华;;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经验和特色[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10 黄荣平;;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与金融支持研究——基于发展石林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星星;孙信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路径——以广告为分析视角[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2 黄树茂;覃乃勉;;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金融支持不可或缺——浅析金融支持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对策[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傅宏;;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史金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开发前景[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5 叶永恒;刘素梅;;安远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6 王淑娟;;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探讨[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贵州省法学会选送论文6篇获部级奖励[A];贵州法学(2014年第9期)[C];2014年
8 左莉;张勇;张晓庆;王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孵化研究[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利俊;;坚持科学的文化发展观 加快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樊敏;;试论布依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文化产业的发展[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晓莎;用科学技术支撑民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N];云南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我州民族文化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品牌[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3 州统战部、州党校 阿拉达尔图 杨华;对我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认识[N];博尔塔拉报;2008年
4 记者 贾永强;呼市民族文化产业基地落成[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5 杨正林;走活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棋子”[N];西藏日报;2010年
6 记者 宋志勇;将民族文化产业培育成我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7 本报记者 黄蔚 实习生 饶思锐;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N];贵州日报;2011年
8 曲维东;内蒙古乌后旗全力打造民族文化产业[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于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特色至关重要[N];中国文化报;2012年
10 孟航;民族文化产业的当代理解与发展策略[N];中国民族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薛茹;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马媛媛;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丛溆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尹婷婷;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6 孟瑞娜;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姚芳;对大力发展我区民族文化产业的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郭丽;长春紫玉木兰民族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廖恩如;藏羌走廊文化产业公共政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徐步飞;鄂尔多斯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选择[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04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0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