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厅地协同创新”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2 18:10

  本文关键词:“厅地协同创新”的模式研究 出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厅地协同创新 创新模式 创新作用 技术创新


【摘要】:"厅地协同创新"能够提供特定条件下探究培育技术创新的政策路径,有助于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联盟升级、丰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厅地协同创新"的模式对推动协同创新的演进和提升协同创新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从"区域协同创新"的作用出发重点介绍了"区域协同创新"的构建模式;其次在构建模式过程中发现该模式国内外各有不同,国外协同创新的模式有:协议合作方式、立法合作方式、会议合作方式,国内"厅地协同创新"的模式有:协议合作模式、设立开发基金模式、中介模式、会议模式等;最后,研究得出这些模式对协同创新的演进和丰富协同创新的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Abstrac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n provide specific conditions to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licy path, help promot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y alliance upgrade, enrich the path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mod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volu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irstly,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econdl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model is differ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odes of foreig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re: agreement cooperation, legislative cooperation, conference cooperation. The model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hina are as follows: agreement cooperation model, development fund model, intermediary model, conference mode and so on;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mode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enrich the conten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142400410005) 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专项课题
【分类号】:F124.3
【正文快照】: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特征之一是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创新驱动目标的实现与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有密切关系,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区域协同创新,“厅地协同创新”是典型的区域协同创新。“厅地协同创新”是指省级政府各部门与各市(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金德;论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J];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年07期

2 刘素华;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J];探索与求是;2000年01期

3 赵宏中;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障碍与前景[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任懿奇;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有效结合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J];现代管理科学;2000年03期

5 宋丽红;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J];现代企业;2000年09期

6 李小萍,李正墨;百余名专家学者研讨山西技术创新[J];学会;2000年11期

7 杨钰清;贵轮注重企业技术创新[J];中国橡胶;2000年08期

8 秦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问题[J];学习论坛;2000年12期

9 ;第二批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已确定[J];冶金管理;2000年03期

10 张奔;坚持技术创新 依靠科技降成本[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孔来;亓庆亮;王琳娜;;对技术创新与其他相关概念关系问题的认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姜正权;;企业科学发展模式初探——略论技术创新与技术路线图[A];中国通信学会2009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强;;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焦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李福苟;;坚持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艳龙;;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姚禄仕;王薇薇;;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与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凤敏;娄克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年

9 赵海民;李建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系统整合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夏恩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博弈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中;塑编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朱森第;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3 孙金华;化工企业信息化与技术创新[N];中国工业报;2003年

4 金文;技术创新怎么“创”[N];中国化工报;2000年

5 柳永祥;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N];中国航空报;2002年

6 {勗谄,

本文编号:1415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15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