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26 19:59

  本文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科技产业 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 出处:《中国高校科技》2015年Z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校科技产业面对经济新常态,要厘清战略层次的问题,在价值与使命、发展理念、企业文化、负责人能力建设、以及高校经营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助推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使高校科技产业履行新使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new normal state of econom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larify the problems of strategic level, such as value and mission, development concept, corporate culture, responsible capacity building, and the positioning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new mission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分类号】:G644
【正文快照】: 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用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科技产业如何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以“2011计划”为引领,推动高校科技产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洪晓楠;林丹;;大学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研究[J];文化学刊;2010年01期

2 辛冲;冯英俊;;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01期

3 高汉祥;吴星泽;;中国式公司治理:差序结构中的委托代理[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任春园;;当前我国现代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及解决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3年13期

2 李爽;;浅析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J];商场现代化;2013年26期

3 陈文俊;李晓敏;;大学文化之学院文化建设浅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张琰飞;朱海英;;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目标要素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3年10期

5 姜黎辉;;面向协同创新动态演进的战略信息监控平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8期

6 辛冲;郭鑫;;文化导向型组织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来自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经验数据[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邱建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马伟;基于系统论的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张琰飞;新兴技术研发主体间协同创新效应实现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赛长来;福建茶叶企业软实力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刘明霞;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企业OI与TI协同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婧;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侯莎莎;母子公司组织协同、技术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赵卫军;基于熵理论的企业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许慧;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及对我国“2011计划”的启示[D];浙江大学;2014年

7 张世杰;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研发投入关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孙敏;内部审计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柴张琦;新兴技术企业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运哲,肖顺二;论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J];求索;1998年04期

2 张志波;;现代管家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3 蒋神州;;泛家文化、差序格局与公司治理的合谋防范[J];社会科学家;2010年07期

4 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5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年05期

6 桑福特·雅各比 ,陈威;公司治理与社会[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11期

7 周永红;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佐藤孝弘;;公司治理的社会性质[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9 官建成,张爱军;技术与组织的集成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年12期

10 沈艺峰;;伯利—米因斯命题:七十年重温(上)[J];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荣江,王建峰;高校科技产业组织管理探索[J];经济师;2001年08期

2 吴新明;加快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1年03期

3 李国平,孙铁山;关于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与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02期

4 廖细明,杨兆中,戴鸿鸣,何苏,邱黎樟;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发展[J];科技·人才·市场;2001年01期

5 田成刚;中国高校科技产业的改革与发展[J];探索与争鸣;2001年07期

6 吴国安;创新——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动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9期

7 李建聪;规范化管理 市场化运作 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21期

8 陈清龙;发展方兴未艾 改革任重道远——全国高校科技产业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Z1期

9 常书国,童猛;高校科技产业问题与对策刍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袁翔珠,董雄报;关于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的对策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邓淑华;高校科技产业整合加速 力促成果转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2 寓教;高校科技产业政策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记者 蔡闯;高校科技产业要限时完成全资企业股份制改造[N];光明日报;2005年

4 徐勇;积极发展和规范高校科技产业[N];新华日报;2005年

5 黄蔚;加快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 促进高校科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记者  王晶 实习生 段雅丽;湖北高校科技产业居全国前列[N];湖北日报;2006年

7 记者 姜晓凌 实习生 谢岚;高校科技产业应抓“转化”和“孵小”[N];上海科技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文斌;实现高校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N];科技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本报通讯员 张莉;高校科技产业我国产业结构新亮点[N];光明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尉涵 通讯员 高远;高校科技产业稳健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一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志宏;基于风险投资理论的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彭家斌;甘肃高校科技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3 肖丁;发展山西高校科技产业的问题与对策探析[D];山西大学;2005年

4 张微;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5 陈家声;高校科技产业资本运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杨湘清;高校科技产业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7 方舒燕;河南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取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李琳;探析高校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9 陈t,

本文编号:1466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66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