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的智库建设之路
本文关键词: 经济综合竞争力 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中心 人才竞争力 公开发行刊物 创新竞争力 管理世界 党的基本路线 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 出处:《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为了适应国际竞争力发展和国内区域经济竞争力格局研究的需要,2006年元月,福建师范大学牵手《管理世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并于同年11月挂牌成立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教授兼任中心主任。中心的宗旨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上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竞争力研究为特色研究方向,围绕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国家创新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低碳经济竞争力等睹多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历经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该中心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3月,中心参与成立了国内率先专注于竞争力研究的社科研究机构——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创办公开发行刊物《综合竞争力》杂志(双月刊)。2011
[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domestic regional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pattern research needs, January 2006.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jointly establishe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by holding hands with the magazine magazine. In November of the same year, the branch center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Professor li Jianping, former president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was also appointed as director of the center. The aim of the center is. Guided by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ean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asic line of the Party, and with the research of competitiveness as the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direction, it revolves around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provincial econom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Talent competitiveness, low-carbo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and other areas of in-depth research,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After nearly ten year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March 2009, the center participat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domestic focus on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institutions-Fujian Southeast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Institute. Launch of the public publication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bimonthly)
【分类号】:C932.8
【正文快照】: 为了适应国际竞争力发展和国内区域经济竞争力格局研究的需要,2006年元月,福建师范大学牵手《管理世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并于同年11月挂牌成立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教授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事件/政策[J];商周刊;2009年07期
2 ;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3 邱泉盛;;闽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九 广东江苏上海前三[J];福建轻纺;2013年02期
4 卢福禄;;找准着力点——关于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06期
5 宋飞;对增强南通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思考[J];江南论坛;2002年08期
6 ;2002年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如何?[J];江苏市场经济;2002年03期
7 裘会文;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加速“四化”进程[J];新长征;2003年10期
8 苏锦平;茶产业是提升闽东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强产业[J];中国茶叶加工;2003年02期
9 项金玉;全国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J];发展研究;2004年11期
10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面提升福建民营经济竞争力[J];发展研究;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林永健;;大力提高福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2 林永健;;大力提高福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3 刘品安;成建三;杨志云;;抓住城市发展主线 全面提升广东经济综合竞争力[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4 李戈军;;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系列课题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王永昌;;面向杭州湾时代的绍兴[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晖;新型工业化:救赎甘肃综合竞争力“垫底”之忧[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通讯员 王灵峡;大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列全国95位[N];大理日报(汉);2007年
3 本报记者 高慧斌;提升辽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路径[N];辽宁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程晖 王秋苹;区域间的竞争力差距呈缩小趋势[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记者 李鹏;增强效益意识 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N];泰安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永珍;政府发展经济竞争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N];福建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定军;社科院报告:综合竞争力上海不敌江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8 本报记者 宣宇才;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N];人民日报;2002年
9 郑娜;综合竞争力 沪京粤最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黄茂兴;努力拓展竞争力研究的领域[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薄锡年;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2 黄宏亮;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杨;河北省与沿海主要省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朱有禄;山东省沿海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志刚;新疆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4 吴美满;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5 蒋磊;政府职能视域下的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永彪;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8年
7 李楠;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8 陈孝文;泉州市德化县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何徐兴;西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周莉敏;提升闽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6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6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