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沈阳经济区区域生态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6 19:41

  本文选题:沈阳经济区 + 区域生态 ; 参考:《东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2010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沈阳经济区区域经济实力强大,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域和辽宁省的经济核心地带,也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发展基地。目前,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沈阳经济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通过统筹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合作治理,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在经济区建设取得卓越成效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重化工业高度集聚区,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也是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提升区域生态治理水平已经刻不容缓。本文运用区域生态治理、府际关系、多中心治理等理论,从当前沈阳经济区的生态治理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区域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就沈阳经济区目前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原因分析,提出应建立“多赢”的合作协调机制、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树立以新型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绿色政绩观、构建政、企、研、社合作治理的多元网络。
[Abstract]:In April 2010, Shenyang Economic Zone was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strength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is strong. It is an important reg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economic core of Liaoning Province. It is also the main development base of heavy industry in China. At present, regional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s a whole has become a new feature and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After Shenyang Economic Zone has become the experimental area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national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it will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to a great extent. Through overall planning, clear function orientation, cooperative governance, realize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good situation. However, 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ic zon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t must be recognized that the Shenyang economic zone is a highly concentrated area of heavy and chemical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an important equipment industry and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as, improve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logical governance has been urgent.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governance, inter-government relations and multi-center governanc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governance in Shenyang Economic Zone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regional ecological governance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logical management in Shenyang Economic Zone,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multi-wi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hould be perfected, and the green achievements view based on new performance appraisal should be established.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research, social cooperation and governance of multiple network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柳;;生态都市走廊:沈阳经济区的闪亮节点[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年09期

2 ;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10期

3 王凤波;;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3期

4 黄金章;关萍;;沈阳经济区文化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关伟;王宁;;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关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3期

6 韩瑞玲;佟连军;朱绍华;路紫;;基于ARMA模型的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1期

7 王瑜;关伟;刘勇凤;;基于SSM的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8期

8 金凤伟;王东风;;沈阳经济区新城、新市镇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9 韩瑞玲;佟连军;佟伟铭;于建辉;;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演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10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正伟;张洋;;省属师范大学服务沈阳经济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机制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海明;;沈阳经济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3 曹萌;戴均良;鲍明;王雷;韩福文;李泽淳;张仁民;赵丹丹;高玉侠;邵慧爽;于芳;杨潇慧;周微微;;设置专区、分署统筹 政策先导、制度保障——沈阳经济区体制创新与政策环境研究[A];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9年

4 郑鸿;杨英;;抓住十二届全运会契机,快速发展沈阳经济区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绍毅;徐炳道;;沈阳经济区战略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6 曹萌;高玉侠;;沈阳经济区体制创新与政策环境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7 张思源;;浅谈沈阳经济区中的“沈阳”意义[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8 梁启东;;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是科学发展的大战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李宏吉;;沈阳经济区开展区域性立法协作的模式与路径选择[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耿乃国;吴龙满;;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贵盛;阜新纳入沈阳经济区的意义[N];辽宁日报;2008年

2 王忠陆;沈阳经济区书记市长联席会议市长工作会议召开[N];营口日报;2008年

3 本溪市社科联;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功能促进沈阳经济区发展[N];沈阳日报;2008年

4 记者 刘洋;沈阳经济区将开通多条城际公交[N];沈阳日报;2009年

5 丁坤仁;沈阳经济区将建环区高速路[N];中国旅游报;2009年

6 记者 葛传东 张莉莉;2009年沈阳经济区市委书记市长联席会议在沈阳举行[N];辽宁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忠陆;沈阳经济区书记市长联席会议举行市长工作会议[N];营口日报;2009年

8 辽宁社会科学院 李晓南;促进沈阳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N];辽宁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梦阳 姜敏;沈阳经济区“升级”[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晓琳;沈阳经济区升级 带动周边交通和旅游业发展[N];证券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凤丽;区域合作背景下沈阳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效益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2 韩瑞玲;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3 梁启东;沈阳经济区经济空间特征与一体化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边振兴;沈阳经济区核心地带村庄用地转型与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涛;辽宁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悦;沈阳经济区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刘怡廷;沈阳经济区的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刘双百;沈阳经济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4 刘兴广;沈阳经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刘畅;沈阳经济区区域生态治理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张翠娟;沈阳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杨友宝;基于集聚效应视角的沈阳经济区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林鑫;沈阳经济区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杨欢;沈阳经济区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10 王瑜;沈阳经济区工业经济增长的内部空间关联分析与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98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898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a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