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部六省市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9 23:38

  本文选题:中部 + 经济发展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采用相对发展率、泰尔系数、加权变异系数、集中系数等指标结合ESDA分析方法和ArcGIS的标准差椭圆分析功能对中部地区2000年~2013年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和演变进行分析;同时运用G(1,1)模型对其后5y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十分明显并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大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重大;2005年以后中部各市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非均衡的状态;中部地区南北方向的经济发展快于东西方向,经济发展的平均中心位于信阳市的西南部;预测表明未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会进一步扩大.最后,指出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和特色发展.
[Abstract]:Using relative development rate, Tyr coefficient, weighte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oncentration coefficient and so on, combined with ESDA analysis method and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tic analysis function of ArcGIS, th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 and evolu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entral China from 2000 to 2013 we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we use the model to predic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following five year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differenc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region are very obvious and there is a trend of further expansion; Major citi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2005,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entral cities has begun to enter a state of imbalanc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south direction of the central region is faster than that in the east-west direction. The average cent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southwest of Xinyang city. Final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586)
【分类号】:F1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2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3 吴殿廷;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2期

4 韩啸;;湘南三市县域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朱士鹏;毛蒋兴;张志英;张美竹;;广西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6 周扬;李宁;吴文祥;吴吉东;;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7 龙剑;朱海宁;曹邦宇;;基于标准差椭圆模型的贵州省经济密度空间差异分析[J];当代经济;2014年13期

8 段浩;潘世兵;李琳;;基于灰色模型的敦煌西湖保护区湿地演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1期

9 王鸣翠;于胜文;张帅帅;葛文海;;基坑变形非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程序设计及应用[J];测绘地理信息;2015年01期

10 陆大道;;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的若干问题[J];经济地理;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燕燕;临沂市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Evolv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Yunnan Province,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6期

2 ;ESDA-GIS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Disparity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xi[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2期

3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4 周青浮;范荣华;;县域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5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6 黄海燕;武戈;;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7 原慧慧;;陕甘宁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8 余海清;陈阿林;董国仓;孙小涛;;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城镇化水平分析——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9 孙丽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10 孙丽萍;;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演变的时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敏;刘启亮;李光强;程涛;;一种基于场模型的空间聚类算法[A];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吕志奎;;反思中国区域公共政策研究——缘起、现状与路向[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雪琳;郑林;章青果;;江西省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4 丁嵩;李红;;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时空分析——以广东为例[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3期(总第18期)[C];2012年

5 汤学兵;张启春;;完善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基于国内外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的考察[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汤学兵;张启春;;完善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基于国内外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的考察[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建新;钟业喜;郭泉恩;;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区域经济时空格局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8 赵四东;钟源;李伟伟;;制度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群效率及其时空演变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9 童光荣;傅征;;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10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晏淼;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丽荣;中国林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覃朝晖;成渝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杨卫丽;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肖亚成;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要素成本与利益分享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满强;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彤;电信新业务的区域扩散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叶娟;江苏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郑长海;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玲玲;安徽省人居硬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汤杰;山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苑景雪;浙江省入境旅游非均衡性空间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李雅箐;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佳怡;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基本状态的发展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9 蒋晓兵;关中—天水经济区县域经济增长驱动力及发展模式[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瑞景;余斌;;湖北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2 冯建中;何先平;;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万金金;;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地区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06年16期

4 苗俊哲;姜炎鹏;;河北省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5 曲鲁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6期

6 吕振华;浅析“基尼系数”的缺陷[J];北京统计;2003年05期

7 甘永萍;;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8 李斌;朱健;;非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在沉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7年04期

9 王世杰;赵军;;基于GIS的甘肃省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测绘科学;2010年02期

10 单瑞;独知行;刘焱雄;;基于非等时距数据序列的高层建筑沉降预测[J];测绘科学;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燕燕;陕西省县域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2 叶丽丽;安徽省县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佩佩;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实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任华东;河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旭;山东省县域经济时空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忠权;王章郡;;广东省旅游收入时空差异变动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10期

2 潘丹;;中国化肥消费强度变化驱动效应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解析[J];经济地理;2014年03期

3 乔卫芳;郜智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4 王伟红;;中国星级饭店经营效益的时空差异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7期

5 周丽;肖红;;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时空差异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黄万华,郭玉萧;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地图研究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年02期

7 程冬鸽;赵先贵;张军;吴姝冬;马娟霞;;基于生态压力指数的河南省生态安全时空差异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年03期

8 谢学宁;张正栋;夏斌;;广州市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9 许学强,李胜学;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利用外资的时空差异特征[J];地理学报;1995年02期

10 吴雅菲;阮丽熔;潘鑫;;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时空差异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世文;;福建省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影响因素及措施建议[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悦荣;;财政均等化视角广东省社会建设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王艳飞;程叶青;;吉林省粮食生产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徐建春;;两宋都城文化的惯性及时空差异[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伟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建筑师,《城市中国》杂志研究中心主任;“最丑建筑”是怎样出来的[N];东方早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林林;湖北省城市化质量评价及其时空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改;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差异[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耀华;内蒙古自治区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杜志鹏;江苏省人口老龄化时空差异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52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52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f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