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的区域选择研究
本文选题:新能源产业 + 区域选择 ; 参考:《青岛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环境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策略。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各级地方政府运用经济和行政措施,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领域,使产业出现“潮涌现象”,遭遇到产业结构同质化、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的困境。产业空间选择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为了新能源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有必要研究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本文查阅了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文献,整理了产业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及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结合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将成为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期,分析了影响新能源产业区域选择的因素,构建以区域创新能力、区域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实力和区域发展环境为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各省(区、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适宜程度,并运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产业在区域选择上形成的集群。实证结果表明,对比24个省(区、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综合因子得分,北京、上海、广东等较适合发展新能源产业,而湖南、甘肃、宁夏优势不明显;同时可以将布局新能源产业的省区分为5个集群区,每个集群区分工不同。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实证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出适合比较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省市及其具备的优势指标,并得出发展新能源产业时不能盲目跟风,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条件的结论。
[Abstract]:With the guidance of new energy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ning ,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use 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invest in new energy fields .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欣星;张冀新;;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评价及路径选择[J];科技和产业;2015年07期
2 李勇;梁琳;;新常态下的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年03期
3 覃飞;;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战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5年06期
4 张宪昌;;新能源产业政策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攀登;2015年03期
5 詹花秀;;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障碍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25期
6 李亦然;;四川省新能源产业政策分析及美国经验借鉴[J];商;2014年19期
7 张建清;张燕华;;不同空间尺度下优势产业选择研究——以西三角经济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0期
8 张晖;;中国新能源产业潮涌现象和产能过剩形成研究[J];现代产业经济;2013年12期
9 李仁方;单郸;;巴西新能源政策及其效果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刘艳华;俞鸿雁;易静华;张庆霞;;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与布局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海龙;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闫建伟;我国水禽产业布局优化与发展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韩跃;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凡岩;怀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闵雪;产业布局优化与沈阳经济区发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4年
3 牛昊晗;我国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4 谢兮晨;湖南省新能源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纪瑶;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坚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吴艳;基于知识发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与布局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罗印;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一清;风电产业政策分析的CGE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郭超英;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79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7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