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发展中地方财政合作诉求的逻辑机理探究
[Abstract]:Regional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becomes the inevitable path choice of regional healthy, sustainabl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narrow and elimina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gap between the districts, and realize the economic synergy and social synergy among the regional jurisdictions as the development goal. In the course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djust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among districts reasonably,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administrative area, perform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function, thus break the regional division, form the regional unified market,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g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local financi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taxation, fiscal expenditure and transfer payment as the main means to realize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normality of regional all-round space.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河北经贸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全覆盖问题研究”(13BJY08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科研创新项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2014B0303) 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环京津地区城镇化问题研究”(2014PYXM02)
【分类号】:F8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毛传新;基于集聚经济的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理论构想[J];当代财经;2005年06期
2 刘云中;侯永志;兰宗敏;;我国“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3 段铸;王雪祺;;京津冀经济圈财政合作的逻辑与路径研究[J];财经论丛;2014年06期
4 杨灿明;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5 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莹;;ITO接包联盟内部协同:依据、成因和组织模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许鹿;西部开发与制度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3 李靖;张永安;;基于ISM的物流网络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宁电器为核心的物流网络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李忱,李颖明;企业经营战略协同机制的系统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章文光;覃朝霞;;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问题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连浩,韩伯棠;企业资源协同战略与实施案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孙淑生,李必强;试论集成的内涵与特征[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8 施娟;;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态管理与关系管理[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9 陆奇岸;;基于并购企业成长战略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10 杨竹莘;;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理论在中国的演变[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明磊;王云峰;王春梅;;企业系统领导力与组织文化协同性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雷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董玉明;;我国地方税权研究[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雷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卢天勇;方威;;企业发展的生态价值链初探[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俊;李争;;湖北省农地非农化空间效率衡量[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彭正银;纪春明;;基于任务复杂性的企业网络组织协同特征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桂黄宝;;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地方保护主义与消费风险分担——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分析[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陈信元;李莫愁;芮萌;夏立军;;司法独立性与投资者保护法律实施——最高人民法院“1/15通知”的市场反应[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菲;跨国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冲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羊卫辉;商业地产中地产与零售企业间的协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沈焱;基于价值实现的电信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艾哈迈德·沙里门;海湾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曾文杰;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协同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杜超;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杰;美国传媒集团国际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鄢飞;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同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郭琴;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的网络协同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香;经济型酒店战略联盟成功运作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海峰;中国TD-SCDMA产业内企业间协同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郑松标;揭阳潮汕空港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黎有才;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严瑾;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协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书莹;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模式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小美;企业网络组织协同动机与协同行为的关联性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想;生产单元化自治管理的模式与机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9 陈娜;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立霞;我国都市圈产业空间结构与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伍文中;;财政支出竞争存在性检验——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J];财经论丛;2010年05期
2 钟晓敏;市场化改革中的地方财政竞争[J];财经研究;2004年01期
3 杨灿明;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中的五大问题[J];财贸经济;1994年10期
4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5 成为杰;;区域合作的系统耦合模型及现实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朱庆芳;我国各省市区社会发展水平最新评价[J];开放时代;1997年02期
7 洪英芳;论贫困地区人口经济的不良循环[J];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03期
8 杨龙;;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力、过程与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秀丽;陈柏福;;矿业集群演化与区域协同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杨勇;;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1年35期
3 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0期
4 王淑;王恒山;王云光;;面向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协同系统动力机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3期
5 齐绍平;张婧;;区域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求索;2013年02期
6 高丽娜;蒋伏心;熊季霞;;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特性[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3期
7 姜亦华;对外开放与区域协同发展[J];学海;1996年03期
8 田洪辉;;钢材区域协同采购的探索和实践[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4年04期
9 许彩侠;;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创新驿站的再思考[J];科研管理;2012年05期
10 潘锡杨;李建清;;区域协同创新的“火箭模型”及其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烈建;陈侃侃;张建波;;沪浙临界地区协同发展路径初探[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鲲;津冀签合作协议,,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构建[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2 记者 王逸吟;建设美丽天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徐飞鹏 王皓;京冀签署七项协议 共促区域协同发展[N];北京日报;2014年
4 王树国 蔚县人民政府县长;借京张申冬奥之势 加快区域协同发展[N];张家口日报;2014年
5 曹萍;区域协同采购 谈判成果共享[N];中国石化报;2013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 王辉;构建新常态下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7 记者 刘虹;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初步显效[N];健康报;2009年
8 记者 刘虹;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将全国推广[N];健康报;2010年
9 记者 李蕴明;区域协同机制渐成[N];医药经济报;2011年
10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张燕生;以制度协同创新推区域协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昆;苏南区域协同创新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2 温建斌;区域协同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与构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桑占华;G公司区域协同医疗项目发展规划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57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45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