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3:10
【摘要】: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获批之日至2008年5月,试验区主要进行了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和区域规划修编的“顶层设计”工作。2008年6月进入实质性的重点启动工作。2009年将逐步全面启动,向实现科学跨越的目标迈进。目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广泛深入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和区域发展理论,提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三市经济一体化,发挥其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进而带动湖南经济的崛起。 本文从历史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立足于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竞争力,全面回顾长株潭合作现状,深入研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所面临的发展机遇,确立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同时找准合作机制,并提出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论文首先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主要从古典主义的区域分工合作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等角度阐述传统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继而从点—轴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区域网络经济理论等角度扩展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上述理论主要构成本文的理论分析基础。 接着通过对长株潭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现状进行介绍,并用SWOT分析法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社会”建设下的经济合作情况。通过对长株潭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针对三市经济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针对三市的政策建议主要是从产业、机制、湘江环境治理、一体化合作、节能减排和交通资源等方面考虑。
【图文】:

长株潭,城市化水平,湖南省


从各个零部件到关键技术改进再到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成熟的产的进步,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应用大批企业来从事多晶硅材料、太阳能电池以及太阳能生产设备生阳能电池年生产能力达到50兆瓦。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以来,长株潭三市都在有效地引导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不断提高城农村人口落户到城市,并为其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来加快工业长株潭城镇人口数量将近290万人,在全省683.5万城镇人口中占潭三市的城镇化率达到81.60%,远远高于全省58.62%的平均水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天,李明生;长株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廖才茂;论中部崛起的系统联动战略[J];当代财经;2005年09期

3 魏燕慎;“雁行模式”式微 多元分工格局初现[J];当代亚太;2002年07期

4 柳德荣;;湖南省各市、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绩效和潜力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6 卢庆沙;;《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规划师;2006年03期

7 刘克利,钱晓英,谢涓;湖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靖学青;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发展的区域定位和协调互动[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9 傅丽华;长株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对策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10 盛垒;杜德斌;钟辉华;;FDI对湖南省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地域梯度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马世忠;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支撑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庞敦之;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及优化方案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揭毅;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89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89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4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