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白区域一体化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21 10:21
【摘要】: 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区域一体化已成为总的趋势,而且越来越明显,势不可挡。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地区间的差异明显,经济总体上是一个欠发达省份。2009年甘肃省省委提出了区域发展战略,其中“中心带动”就是指建设兰州—白银经济圈,要支持兰白区域率先发展,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那么,兰州—白银经济圈中心带动作用的驱动力在哪里呢? 本文总结国内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兰州白银两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对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驱动力和发展对策等进行探讨。首先,梳理兰白区域一体化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理论研究进展和相关基础理论;其次,立足于兰白区域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兰白区域一体化进行研究,探究兰白区域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再次,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法,对影响兰白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经济驱动力、社会驱动力、环境驱动力和政策制度驱动力进一步分析,结合内生、外生动力关系,从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网络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关发展对策。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图文】:
对于兰白区域的交通状况,目前已经形成以陇海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兰西铁路、兰白高速、连霍高速、312国道、109国道等交通网络体系,对外交通能力较强,兰州己形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和交通枢纽城市(见图5一2)。但
本文的兰白区域位于西北生态脆弱地带,黄河上游自兰州市流向白银市,是甘肃省境内主要的生态敏感区域,该区为在甘肃省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中属于一般生态脆弱区和较脆弱区(见图5一3)。区域一体化建设要首先考虑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发展黄河上游多民族开发带,,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生态脆弱区的区域一体化环境驱动力更加明显,尤其是生态环境驱动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593190
【图文】:
对于兰白区域的交通状况,目前已经形成以陇海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兰西铁路、兰白高速、连霍高速、312国道、109国道等交通网络体系,对外交通能力较强,兰州己形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和交通枢纽城市(见图5一2)。但
本文的兰白区域位于西北生态脆弱地带,黄河上游自兰州市流向白银市,是甘肃省境内主要的生态敏感区域,该区为在甘肃省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中属于一般生态脆弱区和较脆弱区(见图5一3)。区域一体化建设要首先考虑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发展黄河上游多民族开发带,,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生态脆弱区的区域一体化环境驱动力更加明显,尤其是生态环境驱动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7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佳男;中国“兰西格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春晖;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卢慧;基于产业转型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3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9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