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技术学习创新绩效的区域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16:55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日益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学习和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化经济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最重要的竞争要素。而作为吸纳、配置、优化生产要素和技术学习创新的支撑平台,开发区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吸引外资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随着开发区从“生产基地”向“创新基地”的跨越,探讨开发区技术学习创新的绩效和区域差异,就成为促进开发区有效技术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 新增长理论把专业化的知识、人力资本的积累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系统内生变量,RD投资和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学习创新的绩效方面。本文在总结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计算中国54个开发区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和七大经济区域内开发区的技术技术学习创新的绩效,考察各开发区的综合绩效,并将其进一步分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考察其绩效的区域差异。而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本文重点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各开发区RD、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的研发中心数以及空间效应对技术学习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纳入了空间效应(空间相关和空间差异)的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结果表明:我国开发区的投入产出效率普遍偏低,绝大部分开发区都处于相对无效状态,同时,开发区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投入产出未必有效,但在空间分布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区效率要优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全局空间自相关显示54个开发区的专利数之间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呈正自相关关系或空间依赖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也显示局部参数估计值之间差异相对比较明显,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研发经费支出、人力资本和外商研发中心数是影响开发区技术学习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研发经费支出、外商研发中心数以及人力资本中的区内就业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区内就业人数的比重与专利数呈正相关,促进了开发区的技术学习创新;而人力资本中的区内就业的中级以上职称人数与所在城市年度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与专利数呈负相关,阻碍了开发区的技术学习创新。最后,根据实证的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对缩小开发区间及区域间技术差距有所帮助。
【图文】:
开发区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示意图图4一2开发区空间自相关估计参数分析示意图
巴n亡e讯ft.广已 funCtioneaL配als翻而ples浦ze=图4一3基于OLS的全局模型参数估计图4一4基于高斯距离的GWR的带宽和AICC由图4一3可知,全局模型中的RZ为35一21,调整后的RZ为0.322,sisnla为0.891,确定系数为0.399,,AIC为150.877。由于在全局模型中的AIC是150.877和确定系数是0.399,这表明,全局模型是不太合理的,因为因变量中有60%的变化是模型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的。全局参数本身表明,其中的各开发区Skll、Frds与申请专利数呈正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3.1;F224
本文编号:2610719
【图文】:
开发区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示意图图4一2开发区空间自相关估计参数分析示意图
巴n亡e讯ft.广已 funCtioneaL配als翻而ples浦ze=图4一3基于OLS的全局模型参数估计图4一4基于高斯距离的GWR的带宽和AICC由图4一3可知,全局模型中的RZ为35一21,调整后的RZ为0.322,sisnla为0.891,确定系数为0.399,,AIC为150.877。由于在全局模型中的AIC是150.877和确定系数是0.399,这表明,全局模型是不太合理的,因为因变量中有60%的变化是模型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的。全局参数本身表明,其中的各开发区Skll、Frds与申请专利数呈正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3.1;F22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牟娟;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空间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洁;基于GWR模型的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0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10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