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企业家作用机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云;姚洪心;;企业家才能的定价问题[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1年02期
2 乔雅洁;;集聚效应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6期
3 苗兆光;;中间型企业:打造能力驱动型组织[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年07期
4 张松;胡玄能;;企业家才能与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9期
5 ;市县视窗[J];共产党人;2011年02期
6 陈楠;;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国际化模式构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曹雪芹;张绍乐;;产业链式发展相关要素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万燕鸣;张英杰;李卓;;企业家、企业绩效与国有企业改革[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刘萍;李永昆;;具脉冲效应和反馈控制的企业集群竞争模型的持久性分析[J];经济数学;2011年02期
10 刘松博;李婕;;国内组织间信任研究的新进展[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信凤芹;徐伟;高英;李玉芳;马力;王波;赵淑海;宋磊;王廷蔚;张志;;基于竞争优势的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治理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2 朱海就;张昭时;;浙商的企业家才能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度研究——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3 仝新建;;对建立我国企业家市场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超;;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个体创新和集体创新行为研究——以中关村软件园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高闯;;能否依托企业集群实现东北振兴[A];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樊光鼎;;论企业家才能 ——兼论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葛兵;;论政府在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8 陆园园;薛镭;;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集群演进研究——滕州机床集群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夏令生;;关于中国企业家的修养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秦立公;;城市旅游产业资源的生态化整合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芳 实习生 龙顺;四川物流企业集群初现[N];经济日报;2005年
2 记者 骆尚木 通讯员 周国尧;柯岩企业集群凸显“柯岩现象”[N];绍兴日报;2009年
3 王迎春 杨树立 朱新法;盐都:规划每寸土地 引来企业集群[N];新华日报;2009年
4 程新民;我省基本形成林业信用企业集群[N];浙江日报;2010年
5 匡利民 滕坤;企业集群 产业成链[N];吉林日报;2010年
6 记者 王恺;加快打造骨干外贸企业集群[N];安徽日报;2011年
7 尚荣;企业家才能[N];国际金融报;2001年
8 薛永红 郑东涛 唐胜美;企业集群已成经济发展新亮点[N];中国信息报;2003年
9 王玮 记者 姜云飞;“及时雨”浇灌出高科技企业集群[N];大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廖兴阳 实习记者 殷雷;五华创新体系“孵”出企业集群[N];昆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春颖;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企业家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石培哲;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企业集群定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程大涛;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集群组织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杜道洪;中小企业集群对群内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谢雅萍;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习明;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发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杨静文;创业理论视角下企业集群发育形成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荣刚;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区毅勇;产业集群中的技术扩散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振唐;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全;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与网络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2 王军;青岛市农业企业集群成长模式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3 马瑞;西岗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支持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代晶晶;企业集群的发展潜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刘铁民;我国企业集群社会资本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黄河;企业集群风险形成机理与防范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罗勇;企业集群与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互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陈婷婷;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创新建模与模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梁晶;企业集群知识网络与传播模型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0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1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