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对策研究
【图文】:
比上年增长31.%2;工业总产值22639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工业增加值5542亿元,增长27.%1;净利润1423亿元,增长26.%0;上缴税额1240亿元,增长25.2%;出口创汇824亿美元,增长61.5%。1992一2004年的12年间,高新区上述6个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8.%9、49.%2、31.7%、40.6%、49.6%和55.6%,见图1。充分说明高新区的蓬勃发展势头和在促进改革开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1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波;从合肥大学城的规划建设论大学城建设的意义[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回艳;技术范式创新与循环经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3 李雯;查奇芬;吴梦云;;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进步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4 李雯;查奇芬;杜建国;吴梦云;;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联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5 王粉丽;;企业融资收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4期
6 胡天顺;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孔欣,季明刚;丹东民营经济发展实证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赵洁,姜学民;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掠夺[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何敏;;对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秀芝;谷帆凯;魏宁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济管理主体资格探究——以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年3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晓红;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3 温震;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喻春光;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形成机理与战略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曾冰;基于知识吸纳的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陈万里;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尤宏兵;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郑健壮;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高斌;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及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敬华;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江西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与政策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杨洪坤;工业园区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3 徐红;遥感与GIS技术在工业园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林茵;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研发内控体系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丽;基于产业集群方向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和政府作用探讨[D];浙江大学;2011年
6 石惠芬;工业园区组织管理结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永佳;民族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差异化战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丁文斌;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竞争力测量的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李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东部和中西部的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陶红;民营科技企业产权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12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1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