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论长三角地区共同配送体系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0-05-07 09:00
【摘要】:共同配送即货物及配送的集约化。作为物流共同化发展的产物,共同配送能够促进物流活动分工与协作,推动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未来经济增长的重心,然而分散的、低效的物流已成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瓶颈”。为此,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长三角地区共同配送体系的设想:论文从共同配送的概念和应用出发,分析了长三角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建立长三角共同配送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随后,论文结合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建立长三角共同配送体系的建设方案,从区域共同配送网络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企业培养以及政府作为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探讨,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
【图文】:

框图,物流配送体系,城市群,网络模型


图 2 基于轴辐式网络模型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物流配送体系规轴辐式网络模型(hub-and-spoke),,是一个节点—路径系统。简而言之,货物从不同的出不同目的地(spoke),或者从相同的出发地到达不同目的地,货物在辐轴系统中都必须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丙奇;李玉举;;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策略[J];改革;2006年11期

2 卢欣;;印度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朱嘉;;加快新疆石河子-沙湾-玛纳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1年08期

4 张宏权;邹娜;信雪爽;;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分配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11年24期

5 段娜;;通过创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6 杨芳;王学定;宋华龙;;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甘肃省酒泉、嘉峪关区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7 袁立;;浅谈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分析[J];珠江水运;2010年06期

8 赖明勇;;“十二五”期间完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议[J];经济界;2011年03期

9 刘小军;涂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创新环境——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天津的发展思路[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年02期

10 谭华;;主权国家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量综述[J];嘉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自然资源合理使用与补偿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Ulrich Volz;;全球失衡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邓峰;;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劳务合作中的劳动维权路径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洪泓;;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保障与外来人员劳务合法权益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文魁;;世界城市的地缘基础——华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视角[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易凌;林建原;;如何突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基于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差异冲突的调查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滕丽;;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刘平海;;关于关天经济区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以泛蔡家坡地区一体化发展为例[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滕丽;;经济一体化区域的增长溢出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陈建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迈上新台阶[N];经济日报;2009年

2 记者 陈文喜;“东盟加三”力扫阴霾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速[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3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艳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石是有效的协调机制[N];南方日报;2009年

4 ;辽宁加快建设高速公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本报评论员;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优势[N];大连日报;2010年

6 记者 燕澜月;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启动[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7 记者马宏建;京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N];中国改革报;2010年

8 记者 王雪威 通讯员 魏民;加入“九市一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N];河北日报;2010年

9 刘加海 杨海进 记者 张伟;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N];北大荒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韩丽梅;积极合作共建 开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局面[N];佳木斯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志恒;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林丽华;独联体演进态势的交易成本视角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6 陈晓文;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环境[D];青岛大学;2007年

7 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王玉玮;欧共体与GATT/WTO的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刘小辉;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磊;论长三角地区共同配送体系的建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李婷;南北合作型自由贸易区及对中国的借鉴[D];武汉大学;2005年

3 余实;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园区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赵辉;行政协议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刘春梅;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张浩;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省级政府间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志华;NAFTA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何莉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李瑞红;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张婧;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2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52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