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壮大,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集聚、高知识性和高就业等特征,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集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特征,它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能带动制造业及服务业本身实现产业升级,进而促进就业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江西政府虽在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但总体规模不大、链条不完整、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为此,本文开展专题研究,选择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对已识别影响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关键因素提出优化建议,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范围。在梳理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和分类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为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五大行业。第二,研究江西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引入空间基尼系数(G)和区位商指数(LQ)研究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数据显示各行业集聚程度不高,均保持在0.01-0.25之间;但部分城市相对集中,如景德镇、九江、赣州、吉安和上饶;各行业与各地区之间集聚差异均较大。第三,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以“钻石模型”为分析框架,确定了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集聚水平(S)作为因变量,劳动力资源(K)、直接投资(Ⅰ)、科技发展水平(T)、工业发展水平(Ind)、经济发展水平(E)、基础设施水平(R)、城市规模(C)以及政府支持(G)八大变量作为自变量。通过GeoDa软件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的实证计量分析,识别关键因素为劳动力资源(K)、基础设施水平(R)、工业发展水平(Ind)和政府支持(G)。第四,针对关键因素提出优化建议。从引进人力资源,建立专业化人才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间联动效应;夯实制造业基础,助力制造业集群发展;完善政策法规,科学引导行业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空间计量分析 GeoDa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9-11
- 1.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9-10
- 1.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梳理10
- 1.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等级关系分析10-11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12
- 1.3.1 研究内容11-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框架结构12-13
- 1.5 创新之处13-14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4-21
- 2.1 生产性服务业范围界定14-17
- 2.1.1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14-15
- 2.1.2 生产性服务业分类15-16
- 2.1.3 生产性服务业范围界定16-17
- 2.2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17-20
- 2.2.1 区位选择理论17-18
- 2.2.2 新产业区理论18
- 2.2.3 新经济地理理论18-19
- 2.2.4 新竞争优势理论19-20
- 2.3 本章小结20-21
- 第3章 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分析21-31
- 3.1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21-23
- 3.2 集聚度测算指标选择23-25
- 3.3 行业集聚特征分析25-28
- 3.3.1 集聚现象存在但集聚度不高26-27
- 3.3.2 各行业集聚度差异较大27-28
- 3.3.3 各行业集聚趋势表现形式不同28
- 3.4 空间分布现状分析28-30
- 3.4.1 空间集聚分布格局正在形成29
- 3.4.2 部分城市表现出相对较高的集聚度29
- 3.4.3 各行业地区分布差异化较大29-30
- 3.5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31-47
- 4.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31-34
- 4.2 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34-37
- 4.2.1 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框架34-35
- 4.2.2 空间自相关分析35
- 4.2.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及估计35-37
- 4.3 空间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37-46
- 4.3.1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37-38
- 4.3.2 空间异质性检验38
- 4.3.3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38-39
- 4.3.4 空间计量经济估计与分析39-41
- 4.3.5 关键因素实证分析41-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5章 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优化建议47-50
- 5.1 引进相关人才,建立专业化人才体系47-48
- 5.2 夯实制造业基础,助力制造业集群发展48
- 5.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间联动效应48-49
- 5.4 完善政策法规,科学引导行业布局49-50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5-56
- 致谢56-57
- 附录57-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幸红波;学上海 找差距 加快江西经济发展步伐[J];价格月刊;2001年09期
2 张道明;从与安徽、湖南的比较中看加快江西经济发展[J];价格月刊;2001年10期
3 熊良华;改造传统产业是江西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8期
4 王拓;江西经济和社会加速发展的若干途径[J];企业经济;2001年12期
5 陈向明;用超常规的思维和办法经营江西——试论加快江西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2年04期
6 万国庆 ,江丛干;江西经济“浙江化”?[J];南风窗;2002年18期
7 曾国栋,张道明;投资是江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J];价格月刊;2002年02期
8 黄耀春,彭道宾,幸红波;江西经济在中部的位置及崛起之策[J];金融与经济;2002年01期
9 罗良针,徐开宇;入世后江西乡镇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价格月刊;2003年02期
10 彭道宾,张捷,李光东;“非典”对江西经济的影响[J];价格月刊;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荣;;江西经济发展的成就、问题及对策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志国;;大开放推动江西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对我省当前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特征和增长来源的分析[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彭道宾;;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新建;;江西大开放战略的形成与路径[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国勤;;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陶娅娜;;江西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新建;;江西的优势产业及其培育[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8 黄国勤;;江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GDP的影响[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重点招标项目课题组;伍世安;;江西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10 陈双溪;;努力提高气象为江西崛起的服务水平[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农;江西经济“稳中有进”科学发展[N];江西日报;2012年
2 记者 何宝庆;闽商10年投资江西4300多亿[N];江西日报;2012年
3 彭道宾;实现江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N];光华时报;2013年
4 江西省统计局副局长 彭道宾;当前江西经济形势及建议[N];中国信息报;2013年
5 阮启祥;江西离海洋更近了[N];江西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宋茜;科技创新,为江西经济腾飞助跑[N];江西日报;2013年
7 主持人 肖洪波 张春朗;号脉江西经济[N];江西日报;2001年
8 总撰稿:彭春兰 汪玉奇 撰稿:汪玉奇 罗聪明;开放潮头的江西[N];江西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万国庆江丛干;“江西制造”怎么了?[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万国庆江丛干;江西新政[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义程;发展与困顿:近代江西的工业化历程(1858-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晓鸣;中心与边缘:九江近代转型的双重变奏(1858—1938)[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饶爱京;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珍珍;教育公平视角下江西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章炜;平安产险江西分公司机构发展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司建飞;江西乡镇企业发展研究(1949-1996)[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蕊;江西民俗文化区划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吕俊婕;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6 董千萍;熊式辉督赣时期的江西经济建设(1931~1941)[D];东华大学;2014年
7 唐定平;近代江西市场若干问题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黄声兰;江西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涂贤兰;九江开埠与江西近代工矿业的转型(1858-1937)[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田;晚清江西学政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江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5663.html